商洛之窗讯(韩斐)“今年虽然大旱粮食收成不好,我们也不用担心下半年的生计,下半年我们照样有钱赚、有事做。”商南县青山镇花园村村民韩传坤兴冲冲对左邻右舍说道。“真的假的?我们都操心今年旱的没粮吃,下半年小孩上学的钱哪里来呢!”“真的,镇政府大会小会都安排了,今年有“四补”政策呢”!
原来韩大叔所说的“四补”就是镇政府正在谋划的“以工补农、以药补农、以三产补一产、以秋补夏”措施。今年以来,商南遭遇88年不遇的大旱,正当各地农民群众愁眉不展,担心今年农作物收成不好的时候,商南县青山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提出了符合当地发展的“四补”措施,为长期干旱农作物减产的农民送来了“及时雨”。
青山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尊重意愿,积极开展“以工补农、以药补农、以三产补一产、以秋补夏”的“四补”,第一,镇劳保所利用县上组织的技能培训,为青山镇群众开展了5次高质量的技术培训,组织劳务输出4700人次,实现了以工补农。第二,镇党委政府经过多番考察,决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在青山、花园、上河、马蹄店商陨路沿线流转2000亩土地,种植耐旱性极好且具观赏、食用、药用价值为一体药用牡丹,实现以药补农。第三,积极协助企业打造陕西知名文碧峰旅游景区,以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以三产补一产。第四,镇政府积极与县农业部门联系,为农户争取菜籽、杂粮种子,待旱情稍有缓解,立即进行播种,实现以秋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