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党政建设

一项有益的探索

一项有益的探索

2014-11-25 09:12:17

——镇安“三个三”模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述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陈正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字”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阐述,是对中华民族价值理想和规范的高度凝练,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为了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省委宣传部、市委的统一部署下,镇安结合县情民意,以组织为依托、以活动为抓手,搭建载体,树立典型,开展活动,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
  三级联动实现学习宣传全覆盖。实行县镇村三级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一条线宣传的“连”得上、“动”起来工作运行模式,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传思想工作网络,把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触角延伸到社会每一角落。先后开展宣讲会、报告会、研讨会等1200多场次。以“镇安大讲堂”为龙头,系列“微讲堂”为支撑,建立系列宣讲平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覆盖、立体式、常态化学习宣传,先后举办“镇安大讲堂”15期、各类“微讲堂”300余期、道德讲堂20余期。同时,还广泛利用传统和网络媒体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贯穿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在县“两台”、政府网站常年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专栏,大力宣传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和成果。利用微博微信、楼宇电视等多种公益平台,组织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等活动。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手段,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营造了浓厚氛围。
  三大典型做到示范引领零距离。结合新一轮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树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党员三大类典型人物,用身边人感动身边人,达到了墙内开花墙外红的目的。以“做尚德重礼镇安人”为主题,组织开展“树典型、学模范”评选活动,向中省市推选了陈进梅、董友芳等60多名道德模范候选人,并将它们的先进事迹在全省进行广泛宣传。以“树社会新风尚、做文明镇安人”为主题,实施文明交通、旅游、用网等文明礼仪实践活动100余场次,宣传推介“最美镇安人”14人,其中青铜关镇中学学生雷娇入选“中国好人榜”,这些主题实践活动塑造了镇安人文明自信的新形象。同时,坚持用优秀党员树标杆,借助正在实施的党建夯基、环境保障、扶贫开发、财源建设、城镇提升“五大工程”的生动实践,挖掘先进典型,推出了“活愚公”杨保林、“致富不忘众乡亲”的常国成、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的财政干部刘祥芳等10名“最美共产党员”,树立了“建功镇安、为民服务”党员标杆,在干群中起到了带动示范效应。
  三个结合凸显文化活动新作为。与文艺创作相结合,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镇安人的先进事迹创编成戏剧和文学作品,采用舞蹈、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搬上舞台和书本,让干部群众在艺术的潜移默化中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教育。先后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陈进梅相夫不弃、孝老敬亲的感人事迹创编了《人家真情》、以“活愚公”杨保林自力更生、勤劳苦干的先进事迹创排了《东山愚公》、以下派第一书记扎根基层、为民办实事的形象创排了《村里来了第一书记》等多部舞台剧目,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与“三秦读书月”等系列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书活动为载体,把学校、机关单位、厂矿企业等作为主阵地,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读书征文、演讲比赛、交谈座谈等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类群众参与到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百姓大舞台”“镇安之星才艺秀电视大赛”“栗乡放歌民歌大赛”“全民文化大赛”“社区文化节”五大系列活动里,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凸显本土性、草根性、全民性、互动性特色,组织干部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在全县开展200余场赛事和巡演,覆盖了全县19镇、208个村和社区,吸引了15000余人次登台献艺,50余支专业和业余文化团队相继精彩亮相,近20万人次畅享娱乐盛宴,掀起全民寓教于乐的热潮。

  • 相关阅读
  • 镇安创新“三位一体”党风廉政建设机制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显根 风军 泽博)11月24日,镇安县委组织县级领导、各镇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以及县直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对永乐镇、云盖寺镇、和坪村、岩湾村、水务局等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三位一体&rd...

    时间:1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