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党政建设
商州区与耀州区缔结友好开展文化经济交流活动侧记
荣耀商山 铿锵前行
http://www.slrbs.com  2015-06-25 14:46:29  商州区政府网

 

把雷鸣般的掌声献给江姐

 

一曲脍炙人口传唱至今的《红梅赞》像一枝傲放的寒梅浑厚悠扬,一曲绽放铮铮血脉豪情的《绣红旗》撼人心魄,让人重新回望那段满含悲壮的革命历史,在泪眼蒙胧中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交响乐和舞台背景立体化、仿真化的情景水乳交融,生动传神地再现了60多年前山城重庆上演的真实历史剧《江姐》。

 

该剧在基本保留原作剧本音乐精华的基础上,力求发掘新意,在舞台调度、戏剧表演、人物台词、音乐配器、场景处理上分别予以加强和丰富,使演出充满时代气息和民族风格,表现出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精神,再现了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革命生活,让人们重新认识和了解了这部红色经典歌剧的深刻内涵。

 

6月17日至18日,大型民族歌剧《江姐》在耀州区宣传文化中心精彩上演。耀州区招商局局长杨涛表示,从小就看过《江姐》的电影和小人书,像这种歌剧形式的还是第一次观看。民族歌剧《江姐》赋予人物全新的内容、内涵和形式,整场演出过程中演员很投入很到位,让人心灵受到鼓舞。新的发展形势下,人民大众需要这样的红色经典文化,也需要这样的精品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耀州和商州有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共同之处,演出活动拉开了两区文化交流的帷幕。感谢如此精彩的民族歌剧,让耀州观众一饱眼福。”

 

耀州区信访局接待中心主任曹小新说:“小时候看过《江姐》电影和小说,歌剧《江姐》还是第一次观看。很震撼。我周围的好多观众都被精彩的表演感动得流泪,她们不约而同的鼓掌,表达了观众共同的心声,为经典鼓掌,为精彩鼓掌!希望两区多携手发展,多开展文化方面的交流。”

 

连续两个夜晚,宣传文化中心座无虚席,精彩的演出让耀州观众流连忘返,现场掌声雷动,极具感染力的表演为耀州区人民带来了一场高雅的视听盛宴,受到耀州各界干部群众广泛好评。铜川市、耀州区主要领导及1500余名干部群众观看演出。6月17日晚,演出结束后,铜川市、耀州区主要领导上台亲切接见了《江姐》全体演职人员并合影留念。

 

导演和主演心中的红剧

 

去年“七一”期间,《江姐》在商州区影剧院连续演出10场,观看的干部群众上万人,众多戏曲爱好者挥汗坚持连看十场,党员歌剧爱好者曾自发给剧组送上一面写有“传承革命先烈意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字样的锦旗,掀起七月红色热潮,以江姐精神排演《江姐》大获圆满成功,连创该团演出史上多个之最。

 

《江姐》导演刘安民说,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江姐》是一部红色的剧目,可以让观众经历一次精神洗礼,把看戏当作一次受教育的过程。这部戏,内容好,形式好,演出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纰漏。在现有场地的条件下,给整个演出打90分以上。

 

《照金这片天》中周冬至的扮演者、耀州区秦腔剧团王建民说:“看了《江姐》后,非常激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戏慢慢退出了,古典戏占据了大部分舞台,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把红剧搬上舞台后,观众有了新鲜感和亲切感。现在,一些年轻人受红色教育的机会少,红剧走上舞台,相当必要,鼓舞人心。尤其是革命的口号,观众都给予热烈掌声。社会呼唤正义,文化正义感染观众,而红剧独有魅力,拥有相当的市场。这次文化交流相当成功,意义非凡。”

 

深厚的艺术功底,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情感和坚贞气节的共产党员英雄形象。江姐扮演者周淑引说,演员和观众间有了默契,掌声与激情见证心灵震撼。对于演员来说,只有通过细节感染观众,用情感打动人心,这样我们才会有收获的喜悦。

 

《江姐》导演、商州区文工团团长南鹏说,通过文化交流活动,感受到了耀州人民的热情。观众热烈的掌声是对演职人员的最大鼓舞。今后,将借助这一平台,把商洛戏剧的精品力作带出去,为活跃区域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照金这片天》导演张武宏说,排演红剧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也是对革命老区的热爱。抓住红色题材,打造舞台剧,也是彰显地域文化独有魅力的最好办法。

 

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启示

 

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世代相传的优良革命传统,这就是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辈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这些革命传统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鼓舞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奋发图强,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巨大动力。其精神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通过四场的红剧演出,留给演员和观众的启发很大,也有一些工作方面的启示——在剧情宣传中,追忆前辈人生坐标;在观看演出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观后研讨中,升华思想凝聚力量。老一辈革命家同仇敌忾、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江姐“忠于理想、坚定信念”的进取精神、“坚韧不拔、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无私无畏、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都需要继续弘扬和发扬光大。

 

首场演出结束后,耀州区教体局副局长王建学说:“第一次观看这么高雅的歌剧,很是鼓舞人心,演出释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能在家门口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看到老一辈革命先烈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作为耀州教育人,应该把这种精神应用于下一代的教育工作之中。把歌剧《江姐》作为红色教育教材,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革命意志,传承革命精神,为国家建设贡献智慧。希望借耀州区与商州区缔结友好区的大好合作机遇,让两区人民享受更多的文化大餐。”

 

现年57岁、有着41年工龄、曾荣获“全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的耀州区电视台资深记者万来胜说:“作为耀州人,平时看秦腔剧多,看歌剧很少。这次观看歌剧《江姐》还是头一回。通过观看红色历史剧,每个人都身临其境的回味过去、回味历史,深受感染和鼓舞。尤其在‘七一’前接受这种形式的传统教育,格外有意义,为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补上了革命历史教育的一节课。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品德要高尚。这场演出场景很到位,主演江姐感情非常投入,爱与恨、战友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很真实,很感人。”

 

耀州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经理郭耀鹏说,看了《江姐》,感到非常震撼,演员实力雄厚阵容庞大。特别是江姐,声情并茂,感人至深。谢幕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很感动。耀州区果业局园艺站董建军说,江姐精神弥足珍贵,《江姐》这部戏很教育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江姐那种坚贞不屈、追求理想、无私奉献的精神,珍惜生活,努力工作,在全社会弘扬新风正气,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第二场演出中,来自耀州区塔坡小学一年级学生崔可欣引起了记者关注。连续两晚的演出,她都全神贯注地观看。崔可欣的妈妈王丽说:“连续两天孩子都早早完成作业,让我们带她来看演出。这也是第一次在家门口看歌剧。观看《江姐》这种民族歌剧,精神深受感染,倍觉震撼。一方面让孩子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同时也让自己接受教育,真是收益匪浅!”

 

开启革命老区区域协作发展新模式

 

这是秦岭与黄河的对话,这是商山丹水与渭北黄土的携手。

 

一树红梅映耀州,革命精神映红了照金这片天。秦腔现代戏《照金这片天》、大型民族歌剧《江姐》在两地互演,不仅让当地老百姓感受到了文化情怀、在家门口享受到了视觉盛宴,而且两地在区域发展方面也找到了最大公约数,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开启了革命老区区域协作发展新模式。

 

除两地间的友情演出外,商州区与耀州区在经济合作方面达成了共识,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平等协商、联合发展”的原则,建立了互利共赢友好合作关系和长期合作工作机制,在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交流、旅游产业、中医药产业等方面加强合作,在发展规划、运行管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广泛开展结对合作,分享经验、互通信息,促进企业合作、协作融合,探索园区共建、共享和项目共建机制。以交流演出、交流巡展等形式,培养更多文学艺术人才,催生更好文学艺术精品。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在宣传推介、旅游开发、市场促销等方面开展合作,积极推介对方旅游线路,给予对方组织的旅游团队最优惠支持,形成双方旅游产业互利共赢良好局面。在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强化合作,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交流、养生文化、健康产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完善互访协商机制,适时举办“结对合作论坛”“两地名优产品展”等活动,协商解决联合协作中的具体事宜,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成果。

 

打了38年篮球的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华商网知名网友、耀州区老年大学音乐班边福义说,文化交流活动给耀州群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希望两区永远友好下去,以良好的文化交流为前提,拉开更加广阔交流合作大幕,共同唱响互利共赢的美好明天。(雷超锋 张希锋)

收藏文章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