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药办积极谋划实施“十三五”医药产业工作。“十三五”期间,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中药基地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企业为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区域化布局、规范化发展,促进中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中药农业、强力扩张中药工业、积极改造中药商业、创新优化中药服务业,从产业链短缺向农业、工业、科研齐头并进转型,围绕建设全国中药名县,建设关天经济区现代中药生产加工基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弘扬、传承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宗旨,实施建设名企、研制名药、打造名科、推崇名医的“四名”战略,坚持一切从柞水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柞水资源优势,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与旅游文化的有机融合,促进柞水人文环境的改善与经济的全面发展。从传统的中药农业向工业带动农业、科研支撑发展转型,形成以中药科技为支撑,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以中药工业为先导,以中医养老养生为辅助,以中药销售为纽带的现代医药产业发展格局。 中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重点扶持一批研发项目、高水平种植基地和龙头企业,把现代中药产业建设成为特色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秦巴现代药苑——五味子种植示范基地”。采取林药结合模式,主攻山地木本药材,“十三五”末,发展木本药材10万亩;“订单”发展平地草本药材,使草本药材年在地面积稳定在3万亩。加大对中药材系列产品开发力度,拉长拉粗产业链条。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基地GAP、药材销售GSP达标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拓展中药国际市场。同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成药及中药信息、中医药保健、中医药旅游文化等关联产业的兴起。全县药业企业2020年总产值达到20亿元,把我县建成陕南天然药源基地、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中药加工基地和重要的中药集散地。各项经济指标在“十二五”的基础上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