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讯(余海成 樊涛)村级班子换届以来,杨地镇创新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方式,突破村干部“自生自长”的传统模式,在全镇村(社区)干部中掀起了“你追我赶”、“只争朝夕”的跟班学习活动,帮助村干部丰富工作经历,提升农村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换岗位体验,长见识提水平
1、制定学习计划。详细的跟班学习计划使干部的培养做到了有的放矢,避免了“放羊式”培养方式的盲目性。跟班学习从7月开始到12月底结束,每半个月安排1期,每期选派2-3名村干部,同时落实带班单位和带班干部,夯实责任,确保实效。
2、全程跟踪管理。为确保跟班学习活动顺利开展,镇党委要求带班单位和带班干部要实行“一带一”或“多带一”结对子带教培养模式。跟班学习的村(社区)干部要像机关干部一样,按时上下班,严格执行请休假制度。
3、严格考核评价。跟班学习期满后,由镇党委组织对跟班学员进行测评和座谈,综合评定格次。跟班学员的考核档次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档次,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零距离学习,增素质强技能
1、到涉农单位跟班。村(社区)干部要到镇农牧站、林业站、水务站、劳动保障所、扶贫办等涉农单位进行跟班学习,主要学习党在农村各项惠农富农政策和各种农村实用技术,提升领导科学发展、务实创新、带头致富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2、到信访单位跟班。选派信访矛盾较为突出、信访经验较为缺乏的村党支部书记到综治办、司法所等相关单位跟班学习,促使村干部尽快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3、到党政办跟班。抽调近三年党员发展数量少、材料书写不规范村的党支部书记到党政办跟班,由组织干部专门就党员发展条件、发展程序、入党志愿书撰写等内容和新《细则》及县委组织部推行的党员发展“1+3”制度的执行,进行一对一讲解,提高村支部书记发展党员的积极性和规范性。
三、全方位参与,强实践提效能。
1、参加例会。周一、周五镇召开机关干部职工例会时,跟班学习的村(社区)干部也按时参加,与镇机关干部一同学习文件精神和形势政策,全面了解本周工作安排部署。
2、列席党委会。镇党委在讨论决定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时,跟班学习村党支部书记也要列席党委会,实事求是地向镇党委反馈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供镇党委研究决策参考。
3、参与工作。统筹安排村干部参与小城镇建设、陕南移民搬迁、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示范镇创建和旅游开发等重点工作,跟班村干部也积极建言献策,身体力行,投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