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以开展“信访法制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采取五项措施,着力打造全省“为民信访”的试点、“阳光信访”的示范、“法治信访”的亮点、“责任信访”的典型。近日,商南县信访工作经验在全省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
注重政策引导,推动信访宣传常态化。树立“依法信访”的新理念,突出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依法逐级走访、诉访分离、规范信访秩序“四大重点”,采取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图文并茂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大《信访法》、《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群众思想引导,让群众知法律、懂政策,提高遵规守法的自觉性。落实专人接待上访人员,讲解信访程序图,让其了解、掌握信访的受理、查办、回复、结案、回告等信访程序和办理时限、承办人员等信访信息,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合理诉求,按步骤、按规定有序信访,理性对待矛盾纠纷,营造“懂法、守法、用法”文明信访的新格局。
加强平台建设,推动信访接待信息化。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畅通民意渠道、推进信访接待信息化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整合资源,创新方式,完善县级非紧急救助服务和“四级联动”信访便民服务两个系统,搭建了网络接访、百姓问政、动态管理“三大平台”,建成了涉法涉诉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法律援助服务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四大中心”,组建了涉及医疗纠纷、征地拆迁等“八大专业调委会”,全面推进信访接待信息化,实现了群众来访网上登记、交办转办、督办回复全过程处访、全过程可查询的“阳光信访”体系。目前,建成县信访便民服务中心1处、镇服务中心13处、中心村服务站160余处、企业服务点30余处,已受理群众信访事项500余件。
规范信访流程,推动信访运行规范化。按照“公正、公开、透明”原则,坚持信访接待、信访受理、信访调查、信访处理“四个公开”,突出预防为主、阳光透明、公正公平、便民高效、群众满意“五大重点”,采取“三排一研、三分一包”(即:入户走访排查、网络在线排查、重点人群排查和定期分析研判,分系统、分类别、分级别和包案处理),全力抓好矛盾排查、联合接访、案件办理、跟踪督查、案件回访五大环节,严格“一案一档”和《案件当事人回访卡》管理,扎实推进信访运行规范化,确保信访案件办一件,结一件,群众满意一件。
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信访管理法制化。建立了县镇村组四级包抓信访责任区、镇部门“一把手”陪访、职能部门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法定途径清单、“3+X”干部联系信访老户、信访当日接待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等制度,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四访”制度,坚持每月“必接访”、每半月“必下访”制度,并定期回访、约访,促使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当地。
强化组织保障,推动信访工作高效化。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协调领导小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等,实行县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安排信访工作、亲自包案接信访、亲自研究分析案情、亲自审查结论意见、亲自下访回访等“五个亲自”,在人事、财物和环境上予以大力支持,形成了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亲自抓、责任部门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同时,实行绿灯办理、黄灯警告、红灯追责的督办模式,确保群众反映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冯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