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培训不能搞花架子,必须实打实。每年在启动“流动党校”送学培训前,该县都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县镇村各级干部的培训需求。通过了解党员干部想什么、盼什么,当地经济发展有什么、缺什么,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培训课题库,优选理论功底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备课,增强了送学活动的针对性。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该县“流动党校”送学形成了“菜单式”教学模式,以党员、干部需求“拟菜单”,让镇(办)和县直部门“点菜单”,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近年来,该县“流动党校”常态化送学培训先后组织了360余场次、培训党员、干部和群众15万人次,汇集印发《“流动党校”送学培训资料》3000余册。通过流动党校培训,解决了工学矛盾,降低了培训成本,增强了培训实效。
参加过“流动党校”培训的麻坪镇云蒙山村党支部书记陈根新深有感触地说:“我担任村干部三十多年,各类培训活动参加了不少,但这样的培训我感觉接地气、很管用,方法也灵活,使我们农村干部一听就明白”。
“四大体系”支撑 增强培训效果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网络是平台,师资是关键,基地是依托,制度是保障。
近年来,该县把干部教育培训“四大体系”建设作为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确保培训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建立了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县委宣传部、党校(行政学院)、人社局和镇党校配合实施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县委根据全县干部培训需求,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大局,由组织部、人社局精心培养,命名了涵盖党建、工业、农业、城建、旅游等不同领域的21个干部(人才)培训基地,全部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满足不同层次干部(人才)培训需求。
他们采取“外聘内请”相结合的方式,选定100名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和理论骨干,作为干部(人才)培训兼职教员,每年给他们分配调研和教学任务,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在“洛南党建网”开设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专栏,建立远程教育播放员手机信息网,及时发布和传递培训信息,不断提升干部培训信息化水平。他们还推行了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管理办法,分类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把干部培训情况作为提拔任用的主要依据,从而实现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
通过大力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强化教育培训工作,洛南县一大批年轻干部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为洛南经济发展提质转型提供了人才支撑、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