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南县按照“强队伍、强管理、强保障、强服务”的思路,以落实“五项举措”、镇办“五项制度”、村级“五个规范”为抓手,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推进了基层党建工作进位次、上水平、创特色。
围绕“三个重点”强队伍,夯实发展根基。选派124名“第一书记”驻村(社区)开展帮扶工作,为基层争取扶贫项目91个,争取帮扶物资7000多万元。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创新方式吸纳能人。此次换届共选举产生村(社区)975名干部,其中,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的占81%,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52%,“三委”平均年龄45岁,女委员占24%。激发“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热情,有2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级正职,有1名村官被选拔为镇科级干部。
紧扣“三个突出”强服务,凝聚发展合力。把落实“五项制度”、“五个规范”和开展“三创三优”活动作为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持续用力,常抓不懈。明确镇(办)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纳入党建工作考评体系,列入党组织书记年度党建责任清单,作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成立2个工作队,明确10名县委常委每人包抓一个镇办,今年以来,镇办干部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1780件,接待信访286件、办结265件。在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同时,开展以“创新、创业、创先,争创优秀党组织、争当优秀领导干部、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三优”活动,树标杆、学先进、比贡献的氛围日益浓厚,凝聚起了发展的强大合力。1─6月份,全县完成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1.9%、23%、11.42%。
实施“三个创新”强管理,提升工作质效。全面推行党建责任清单制度,加强党组织书记管理。将党组书记的党建责任细化分解为党员干部管理、基层组织建设、严肃党内生活和基层基础保障5个方面32个小项,实行台账管理,通过制定亮晒清单、实施过程跟踪、严格进度督查、百分量化评比等方式传导压力,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加强流动党员管理。镇办设立服务站,落实专人负责,通过服务窗口和网络信息两大平台服务党员。让流动党员通过网络平台过上了正常组织生活。今年以来,通过服务窗口发放资料1200余份,代办事项196件次,提供咨询320人次。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与流动党员通话1320次,发送致富信息8000余条,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500余人,221名流动党员按月缴纳了党费,报送思想工作汇报、致富信息等1235份。深化“广场问政”活动,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将广场问政与人大代表视察、质询和政协委员咨询结合起来,推进广场问政法治化、常态化、品牌化。今年县、镇开展问政108场次,解决领导关切、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事项872件。
坚持“三个到位”强保障,激发发展活力。以村级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台唱戏”为目标,县财政优先研究、优先保障、优先落实党建工作各项经费,率先在全市按省市最高标准将村干部待遇和党建工作经费执行到位,下大力气,把规范化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到位。按大村每年2.5万元、小村每年2万元核定办公经费,将村正职的补贴提高到每月2300元,1至6月份,向各村(社区)划拨各类经费92.5万元,发放村干部补贴285万多元,为700多名离任村干部发放离任生活补贴59万多万,为在职村干部落实养老保险补贴11万多元。兑付奖补资金1800余万元,全县 124个村(社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标准化,村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激情与活力全面激发。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219元,增长19.6%。(王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