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陕南明珠竹林关镇,不禁被这里的浓浓乡愁所吸引。
“竹林片片、炊烟缭缭、波光粼粼、溪水潺潺”……
您瞧!还有那一台台正忙着施工的大型机械,一栋栋正在改造的古色古香的民居、一条条正在建设的商业街……
这一幕幕,正是丹凤县举全县之力,绘就竹林关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幅绝美山水画……
浓墨重彩绘蓝图
今年以来,丹凤县围绕商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山水美、乡村美、城镇美、人民生活美”这“四大目标”,因地制宜,紧扣“乡土风情、山村风格、生态风貌”这一主题,选择竹林关镇竹林关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丹凤生态旅游“新名片”。
年初,县委书记郑晓燕在会上强调:“要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改善民居环境,更要发展主导产业,开发旅游产品,彰显特色文化,不断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和品味。”
按照这个思路,县上制定下发了《丹凤县创建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和《丹凤县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抓产业转型提升和富民增收为核心,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把全县155个村分为4个精品村、20个特色村和131个宜居村三种类型,实施串珠式布局、组团式发展。
地处丹凤、商南、山阳三县毗邻地带的竹林关镇,素有秦岭山中“小江南”之美誉,也是生态、城建、旅游、商贸等综合效应的集中体验地,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年重点打造竹林关美丽乡村样板点,明年重点打造棣花、万湾、冠山3个村,示范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
在竹林关美丽乡村建设中,县上聘请了浙江远见旅游集团设计团队常驻竹林关村现场搞规划设计,并打破了规划设计与施工的界限,设计公司既出规划图纸、又当技术总监,全程参与施工,将设计公司、施工单位、包扶部门实行捆绑式共同担责,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避免了过去设计与施工两张皮的现象。
项目成为新“引擎”
“我们这里以前街道比较脏乱,现在房子都统一改成了仿古风格,门前街道正在实施水景观工程。我看规划图美得很,以后人就更多了,生意也就更好做了。”竹林关村个体户李栋梁对以后竹林关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县上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从基础设施、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挖掘、支撑保障等6个方面齐头并举抓推进,先后启动了竹林关村中心街、老街雨污分流管网、强电地埋、街面青石铺设、引水入城景观等项目建设。在高速公路出口处正在实施丹江大桥景观改造和亮化工程,3000米生态河堤及水景观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对山郭路段5000米进行整治。
为了配合竹林关村美丽乡村建设,竹林关镇还将在竹林关村南部的洞底、州河北、张塬、王塬、雷家洞等村大规模栽植油菜,这样可以把赏油菜花与赏桃花连起来,增加赏花旺季1个月。
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县上对竹林关美丽乡村建设任务进行了分解,给相关部门划分了“责任田”,逐项列出进度表、画出路线图。要求各单位派驻工作队蹲点包抓,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每星期深入督查3次,书记县长随时抽查,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县上把美丽乡村建设列入相关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每周书面汇报一次进度,对建设任务进展缓慢的点名通报批评,对未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实施问责。目前,各类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初显成效。
“等竹林关的美丽乡村建设建得差不多了,我就去那里租个门面做些生意”。雷家洞村民李苏民早些年一直在外务工,掌握了做挂件、手串等工艺品的手艺,他正在筹备在竹林关街道开个工艺品加工销售的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