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针对非智能手机党员用户的党务信息群发软件、针对网络党员用户的在线交流QQ群、针对非手机用户党员的定期走访和固话沟通,在达到农村流动党员管理全覆盖的同时,也为党员提供了更多便捷服务。“无论走到哪,拿出手机就可以上党课,汇报思想,缴纳党费,真方便!”“没事打开手机进入我们的‘党员之家’QQ群,家里发生了哪些新鲜事随时都能知道!父母电话打不通,在群里随便找个干部或同乡都能传个话,帮忙看看家里情况。”“打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组织对我们这些在外闯荡的党员真是考虑周到啊!”对于新开放的信息平台,流动党员们都赞不绝口。
过风楼镇柳树湾村流动党员李纯锋通过手机发来了自己的思想汇报,他说:“常年在异地为生计奔波,去年由于自己疏于联系组织被评为不合格党员,现在有了信息平台,我一定定期汇报思想,带头履行党员承诺,请党组织放心。”
商南县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建立3个多月来,各(站、点)工作人员与流动党员累计通电话1450人次,群发党务信息10766条,更新动态信息389条,组织在线党课31次、村级党员全员学习培训1次,接转组织关系75人次,收到流动党员思想汇报169份,交流互动留言425条,为党员办理各项事务1500余件次。
规范管理催生贴心服务
“建家容易,管家难。”为了确保党员管理中心的常态化运行,商南县制定了《流动党员定期联系汇报制度》,要求流动党员与党组织保持联系、汇报思想、定期签到,对表现优秀的流动党员每年补助200元通信费,对连续3个月不与党组织联系的党员给予通报批评或组织处理。同步制定《流动党员管理服务考核办法》,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建责任清单,作为重点内容定期考核测评,测评结果与年度考核、评优树模等相挂钩。
为了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该县建立了党内关怀帮扶机制,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子女上学、抢种抢收、重大疾病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对下岗失业、就业困难、缺乏创业资金以及老、残、病、灾等流动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并通过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就业致富信息、贴息贷款、发放救助款物等形式给予帮扶。通过机制的有效约束,商南县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逐渐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试马镇百家岗村党员吴兴华经营了一辆货车,2007年不幸发生事故,处理事故致使自己欠债20多万,年利息就近2万元。由于父亲年迈多病、两个孩子尚小,妻子只能在家照顾老小,为了还债他独自外出打工。这么多年了,连省带挣也只还清10余万元,常年的经济压力压得吴兴华喘不过气。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通过“商南党员之家”困难党员在线求助板块,发布了求助信息,求助信息很快按程序转办至试马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委托民政办主任祁华宇、组织干部解茜、百家岗村党支部书记章仁德前往吴兴华家中了解相关情况,当场给予了1000元救助金,并为其解决了5万元贫困户贴息贷款。临走时,章仁德对吴兴华的家人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给村上说,我们一定全力帮助!”干部走后,妻子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远在广东揭阳打工的吴兴华,吴兴华激动地在线发来感谢的话:“谢谢你们,谢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
“党员管理服务中心运行3个月来,全体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赞不绝口,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成效初显。今后,我们还要不断丰富管理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继续加强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确保管理服务工作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全力把这一党建创新项目打造成党员的‘暖心工程’。”商南县委组织部部长谢晓军如是说。(孙传卿 梁 俊 张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