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坚持综合施策、连环出招,建立产业扶贫引领、金融扶贫撬动、电商扶贫促销三大机制,破解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普遍面临的资金、技术、销售“难题”。
一是建立产业扶贫技术代理机制。紧扣“致富脱贫、同奔小康”目标,由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采取集成打包的方式,代理实施群众不易掌握、操作不方便、设备条件不足等关键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高坝鹘岭畜禽养殖合作社为社员代养青年鸡,规避养鸡前期防疫、温控等技术风险;高坝金山食用菌合作社为社员代制菌袋、规范技术管理,解决单家独户接种、灭菌等核心技术难题。
二是建立金融扶贫资金撬动机制。按照“政府担保、行业贴息、银行让利”的金融扶贫思路,县财政设立扶贫贷款担保基金3000万元,每年整合贴息资金1000万元以上,招标确定县信用联社,按照1:10比例投放扶贫贴息贷款,贷款利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调15个百分点。从2014年开始,为全县3896户贫困户投放贴息贷款1.85亿元、贴息1295万元。
三是建立电商扶贫网上营销机制。抢抓全省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机遇,成立县电商服务中心、协会,依托县供销电子商务、逛集网等公司,建成“大秦岭农特产电子商务.山阳展示体验馆”和18个镇办、4个景区、97个村社电子商务工作站,策划设计“商洛八大件”和“山阳四宝”特色品牌,着力打造“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平台,促进农产品精准产销。(潘福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