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马泽平

金丝峡镇党员干部公开透明的计分考核,让党员干部工作起来争先恐后。
双双年过七旬的留守老人田益方夫妇,长年腿不方便,孩子外出打工,一生病便不知所措。不过,老田的烦恼最近没有了,他有啥问题直接给同村的党员村医张永胜一个电话,打针吃药、代办民事都享受上门服务。老田亲身体会到的这项便利,是商南县金丝峡镇开展“融入式”党建活动的一个缩影。金丝峡镇从今年初开始,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党建融入发展、组织融入区域、党员融入群众、服务融入民生”为主题的“融入式”党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正努力探索出一条基层党建科学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让党建融入发展
村班子涣散,党员职责不明,如何带领群众尽快走上致富路?白玉河口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党委政府。“以村党建责任清单为抓手,结合‘双包双促’精准扶贫、陕南移民搬迁、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等具体工作,在镇党员科级领导的指导下,将党建融入到每一个村的角角落落,让每个党员干部的职责明确,才能激发新干劲,助推经济发展。”该镇党委书记宋林宏说。实行责任清单后,党委书记宋林宏承担起了白玉河口村的村支部建设。在宋林宏的协助下,白玉河口村重新选拔了一批富有担当的两委班子。宋林宏和新上任的村支书刘新红将党组会开到组上,从镇上包抓干部到村组每一名普通党员,都签订了详细的责任清单。
“责任清单落实后,村子发展明显得很。”该镇党政办公室主任胡松介绍,群众怨气最大的饮水问题很快解决了,就连外地务工的一些党员也经常打电话回来汇报搜集的致富信息,有的还联系外地客商来村子投资,搞起了水杂果采摘园。
让组织融入区域
为了更好地联系群众,镇党委为各村、社区支部选派了14名第一书记,并根据党员各自实际情况,分别组建“富民”“调解”“服务”“监督”“救助”等不同功能的党小组。在辖区非公企业和产业协会中发展新党员、成立党组织,同时入驻第一书记,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覆盖,让各个区域的发展都在基层党组织坚强的堡垒中健康推进,显示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任梁家湾社区第一书记的是金丝峡镇民政办主任金光宏,他成了梁家湾群众心中的自家人,除了镇上的工作外,他几乎都呆在社区里。“开始去了,群众不关心来的啥第一书记,有的故意在背后说风凉话,他啥子第一书记有本事先把街道路灯给装上。”金光宏介绍,梁家湾以前是乡政府所在地,是连接山阳和商南的重要通道,撤乡并镇后,街道发展一直落后,晚上街道黑咕隆咚的。金光宏驻村调研后,迅速将此情况上报给镇党委政府,80盏太阳能路灯很快就落实了。现在,梁家湾街道不仅晚上亮了,而且街道干净了。村上还将整修的264亩土地整体出租给了农业园区,50多名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自从为各支部选派第一书记后,金丝峡镇所辖村、社区无论在村容村貌上或是在组织建设中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富裕沟村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修复通村道路并在路旁栽植了侧柏等绿化苗木;二郎庙村下大力气规范民事代办,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办事不出门的便利,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寺湾村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对流动党员实行包抓到人、定期主动联系、季度准时汇报思想,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