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扩大共青团对非公企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共青团商州区委遵循"分层管理、分类引导、网格联动、全面激活"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非公企业团组织培育方式,通过开展"经纬式"管理、"网格式"孵化、"典型式"带动,不断夯实非公企业团建基础。
实施"网格式"孵化。创新工作方式,按照"一个平台、四级联动、网格推进"的工作理念,在企业园区建立"两新"组织团建孵化平台。平台以村(社区)服务中心、青年中心等阵地为依托,由街道团工委-团建孵化站-团建联系点-非公企业四级架构组成。将园区根据企业产业类别、服务特点、资源性质等分为若干网格,每个对应成立孵化站,设团建指导员1名,由园区骨干企业团组织负责人担任。网格下设5-6个联系点,配备团建联络员1名,由园区青年骨干担任,分别联系5-10家企业。孵化平台运作以来,新建非公企业团组织126家,有效实现了区域内非公企业团工作的统一推进和资源共享。
实施"经纬式"管理。细化纬度划分。根据企业团建现状,综合考虑其在队伍配备、制度建设、工作保障、活动开展、作用发挥等方面因素,把各级团组织划分为4个纬度梯队,即示范梯队、优秀梯队、达标梯队、预警梯队。通过梯度共建、项目共享、干部共育等方式,推动各级企业团组织的层级提升,进一步激发企业团组织的内在活力。优化经度划分。在"纬度"梯队的基础上,引入"经度"特色创优环节,将企业团组织分为4个经度先锋,即服务先锋、育人先锋、文化先锋、公益先锋,让到达一定纬度层级的优秀团组织挖掘和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共青团工作品牌,进一步扩大企业团组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实施"典型式"带动。针对非公企业不同类型,充分依托金属园区、轻工市场、化工区、汽车4S服务等产业优势,以龙头为示范,以典型促团建。沙河子镇以金属加工行业为龙头,通过开展青工技能培训、青春助推转型升级等活动,促成企业稳定发展,吸引行业内其他企业建团。刘湾街道以行业商会团委为核心,通过煤炭运输、销售、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延伸区域企业团建脉络。杨峪河镇利用汽车4S店集聚优势,深化青年文明号等服务品牌建设,使企业主动认识团工作的积极意义,形成行业内整体建团的趋势。(张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