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按照“精准扶贫、因户施策”的思路,坚持干部包户,实行定帮扶包责任、定目标包脱贫、定时间包期限、定项目包增收、定考核包成效“五定五包”,精准摸底查“贫因”,精准靶向挖“穷根”,着力推进“双胞双促”扶贫攻坚工作。
一是精准产业扶持到户。坚持村有产业规划和贫困台账、户有产业项目和增收计划,为1.85万贫困户落实产业增收项目564个,实施核桃、板栗、茶叶等建园到户项目135个,黄姜、丹参、五味子等中药材种植到户项目131个,家庭适度规模养猪、养鸡、养蜂等到户项目168个,食用菌、九眼莲等特色种植到户项目130个,使全县7263个贫困户通过产业扶持实现脱贫。
二是精准就业培训到户。紧盯“户均一人、人均一技”目标,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开展实用技术、技能等级、就业订单等培训,全县累计开展农家餐饮、家政服务、建筑装修、农产加工、服装加工、电子加工等技能培训1.32万人次,其中3782人获得技能证书到县内外企业就业、895人通过兴办餐饮、装修等第三产业实现创业增收。
三是精准搬迁安置到户。坚持靠城镇、靠园区、靠景区,按照“一核三极五片区”布局,建成移民安置小区138个、安置房1.66万套,配建“交钥匙”工程房1660套,优先安排贫困户搬迁,轮候安排特困户享受“交钥匙”工程,全县有1600贫困户搬离“穷窝”,改善了居住条件,享受到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四是精准医疗救助到户。对全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2604名贫困人口,采取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互补联动、立体保障措施,对不能康复、失去劳动能力的1372人,落实民政兜底政策;对已康复的1232人,通过落实产业增收项目、技能培训措施,实现二次创业就业。
五是精准兜底保障到户。对全县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2.27万贫困人口,全面落实了农村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让他们生活无忧。
六是精准教育助学到户。每年坚持对全县贫困大学生、贫困中高职学生、贫困高中生进行摸底造册登记,实行动态管理、精准助学,采取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结对帮扶、落实扶贫助学贷款、实施贫困大学生助学项目等方式,帮助完成高中以上学业。累计救助贫困高中生1694人、贫困大学生和贫困中高职学生3264人。(潘福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