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认真贯彻中、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四强化”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农村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是强化阵地保障。探索和完善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模式,逐步把全县所有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制度配套的村级办公议事中心、党组织活动中心、党员群众教育培训中心、为民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和群众文化娱乐中心。巩固社区“三有一化”成果,保证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达到“一部四室四站一所”要求。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加大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保障力度,逐步建立财政投入为主、党费投入和项目整合为辅的村、社区、两新组织活动经费保障机制。从2016年开始,1500人以下和1500人以上的村,行政经费分别达到2万元、2.5万元标准,其中党建经费不少于1万元和1.5万元;社区行政经费不低于3万元,其中党建经费不少于1.8万元;城市、街道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不少于5万元。以上标准,按照经济发展形成自然增长机制。
三是强化待遇保障。建立健全基层党务工作者激励保障机制,确保有人干事、能干好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全面兑现村、社区干部补贴。“两新”党组织要建立党务干部津贴制度,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安排,其经费由“两新组织”自行解决,有条件的可适当提高。严格落实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助、安置经费、“三金两险”等要求,加大从优秀村、社区“两委”主要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中招录公务员、选任镇(办)班子成员、招聘镇(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
四是强化力量保障。拓宽“第一书记”选任渠道,加强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和管理工作,实现村、社区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加强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实施企业家村官培养计划,确保每个村、社区都有不少于现有干部职数的后备干部队伍库。推进“两新”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全覆盖,充分发挥联络、协调、指导、服务。(李环宇 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