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大自然留给人们珍贵的人文和自然财富。保护古树名木,对于弘扬历史文化,普及林业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绿化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洛南县林业部门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对境内历史久远、有保护意义的古树名木实施了全面保护管理。
一是普查登记,建立古树名木档案。洛南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100年以上树龄古树进行了全面普查,拍摄了照片,登记了坐落、树高、胸径、冠幅、树龄等调查因子,按照“一树一卡”的要求,建立了古树名木档案。据调查统计,全县100年以上树龄古树一万余株,500年以上树龄古树60余株,1000年以上树龄古树13株,分布在全县13个镇办。
二是挂牌标识,落实保护管理责任。对500年以上的60株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标识,标明了树种、树名、学名、科别、树龄、挂牌单位、管护责任单位等内容,一方面明确了管护责任,同时也宣传了古树名木保护及林业科普知识。
三是设立围栏,划定保护禁区。林业局拨付专款,对树龄5000余年被誉为“华夏第一柏”的“栖霞古柏”、树龄500余年的“中国核桃王”、树龄1200余年的“陕西白皮松王”等古树,设立了汉白玉和铁艺护栏,划定保护区,防止人为活动对古树名木的破坏。
四是因树施策,积极救治保护濒危古树。为了救治位于洛南县古城镇的核桃王,县政府投资20多万元,聘请专家教授多次会诊,制定了回缩复壮、树干及根部注射营养液和生长剂、施肥换土、生物防治虫害、设立护栏保护等救治方案,进行救治。经过多方努力和当地群众的自觉保护,核桃王古树逐渐焕发了生机。对病虫危害严重的古树名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及时防治。
五是加强宣传,增强全民保护意识。采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我县古树名木现状、保护古树名木的法律法规及现实意义等。精选42株树形优美、有代表意义的古树名木照片,编辑出版《洛南古树名木(一)》画册,进行广泛宣传,增强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