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洛南烟草局(分公司)被陕西省总工会授予“陕西省职工技协工作先进集体”。
近年来,洛南烟草局(分公司)注重自主创新,致力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努力推动烟草产业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生产组织方式全面转变。围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引导组建烟叶专业合作社18个,下设专业化服务队237支,建成育苗大棚142344平方米,密集烤房3801座,购置烟用机械3461台(套),在工序复杂、用工量大的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运输等关键生产环节,为烟农提供专业化服务,烟叶生产亩均用工由原来的32个左右降低到目前的23个左右,实现了烟农简单种烟、轻松种烟,传统烟叶生产组织方式得到全方位转变。
二是生产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以工业需求为导向,以科研项目为引领,注重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努力挖掘技术提升空间。筛选并培育出浓香型特色烟叶品种云烟99,进行配套技术研究,推广面积达到植烟面积70%以上;积极开展浅水育苗、分段施肥、大棚套小棚、烤房堆积催芽等育苗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壮苗率达到98%以上;针对产区前期低温寡照、生育期短等问题,开展地膜覆盖、小苗膜下移栽、井窖式移栽等技术研究,三项技术推广率达100%;积极开展上部4-6片烟叶一次性成熟采收技术、“三段五步式”和“八点式” 精准密集烘烤技术研究与推广,推广率100%,有效提升了烟叶烘烤质量和烟农经济效益。
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增强。将现代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理念植入烟叶生产全过程,努力实现了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秸秆翻压、绿肥种植及高碳基土壤修复肥、菜籽饼等土壤改良技术研究示范,推广面积6.8万亩,有效解决了土壤板结、养分失调等问题;开展烟蚜茧蜂生物防蚜技术本地化研究与推广,推广面积1.2万亩,生物防控效果初步显现;对生物质燃料、液体燃料、电热泵等新能源密集烤房进行研究,加快绿色、环保烟叶烘烤步伐;关注烟叶农药残留,控制农药施用量,制定了《商洛秦岭腹地生态优质烤烟良好农业操作技术标准体系》,颁布了32个GAP标准,为实现生态种植烟叶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科技进步带动了全县烤烟产业的稳步发展,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程度明显提高,烟农户均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10.1亩提高到2015年的21.3亩,户均收入由2010年的1.85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5.6万元。2011-2015年,全县累计种植烤烟46.85万亩,烟农收入11.27亿元,烟叶税收2.48亿元。烟叶生产组织方式的全面转变,吸纳、消化了富余劳动力,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实用生产技术的落地生根,促进了产区农民科技意识的不断增强;现代烟草农业的深入推进,为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绿色生态的烟叶发展模式,树立了洛南烟草良好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