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料香菇种植
青山镇马蹄店村位于青山镇东南方,县纪委监察局带领村民本着“滴水穿石”的精神,从“输血”到“造血”,不断地探索、创新扶贫开发路子,按照“一户一策、一村一品”的要求,结合镇情村情实际,为村里修通了一条致富产业路、扶持养殖大户、改造低产茶园并对外招商、规范袋料香菇种植产业、大力发展油用牡丹种植、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各项产业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马蹄店村的发展掀开了华丽新篇章。
在马蹄店村记者看到,这里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观。不见了往日的臭水沟、垃圾山、牲畜满地跑、污水顺路流的现象……如今通村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崭新的垃圾箱、宣传标语让人耳目一新,入村道路两旁安装上了路灯,原来的荒草地摇身一变成了村民健身休闲娱乐的广场,农家庭院欢声笑语,尽显美好祥和景象……村民王明德高兴的告诉记者:“感谢纪委监察局为我们老百姓修通了一条盼望已久的水泥路,他们是在用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啊。”是的,要致富,先修路。以往马蹄店村前小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四溅,村民一直盼望着能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今年,包扶部门积极协调农工部争取到水泥150吨,硬化5组道路600米,目前工程已经铺设完毕,解决了沿路45户180余人出行问题。新建的通村路彻底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也为马蹄店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具体的帮扶行动中,县纪委监察局作为包扶部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紧紧围绕青山镇马蹄店村(马蹄店片区)脱贫致富这一总体目标,并协助马蹄店村研究制定了《马蹄店村扶贫攻坚三年发展规划(2014-2016年)》,以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坚持包点帮扶工作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增加贫困户收入与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相结合,定期研究“双包双促”工作:确定2名干部驻村帮扶,加强人员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物资30多万元,加大供水、道路、村容村貌等项目投入;定期组织干部入户对口帮扶,增强贫困户致富能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明确效果,食用菌、油用牡丹、乡村旅游、劳务输出、畜牧养殖等五大产业特色明显,增收致富产业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强劲,贫困户收入增长明显,年度脱贫目标超额完成。对去年确定的贫困户76户245人,进一步调查摸底,确定精准扶贫户53户175人。目前,全村贫困户76户245人,精准扶贫户53户175人,县纪委监察局机关35名干部包扶“双包双促”户59户192人。

包扶工作人员骑自行车入户走访
实际上,村民的生活是否真正改善了,村民是最具有话语权的。桂方勤原是村里的贫困户,在包扶干部的真抓实干下,现已成为村里养羊大户,他告诉记者:“包扶工作队来到我们村,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发家致富的门路,还给我们教会了养殖的技术,我的羊圈里现在有30多头羊了,到年终就能发展到50多头了,现在家里是真的富裕了。今后,我一定不负上级的期望,用实际行动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关心。”除了养羊,桂方勤还种植了香菇,他高兴的带我们看他刚刚采摘的满屋的香菇。的确,发家不光要门路好,还要技术过硬。包扶工作队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充分利用会议、外出参观等时机组织开展散养鸡养殖的宣传培训活动,组织有意向发展散养鸡、羊、牛的贫困户,赴试马镇鸿发生态养殖实业公司考察参观,带领贫困户到富水镇黑漆河村万只生态散养鸡场参观学习,到青山镇上河村养羊场学习交流养殖经验等为村民们送来了致富经。通过努力,目前包扶部门扶持养殖大户4户,带动养殖户10户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其中扶持养羊户2户,羊存栏50头以上,每户协助争取贴息贷款5万元,带动发展养羊户5户;扶持养牛户1户,牛存栏15头以上,协助争取贴息贷款5万元;扶持养猪户1户,猪存栏20头以上,协助争取贴息贷款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