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柞水县药办为规范化药源基地建设,推进中药农业健康发展,采取“四步走”措施,全力推进医药产业工作。
第一步严格按照GAP规范和SOP操作规程要求,建成以“五大商药”为主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坚持“谁经营、谁管理、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最大化调动药农积极性。根据地理、气候、区域、土质等因素,制定全县野生重要资源抚育的规划,以五味子、重楼、盘龙七、扣子七、金银花、板蓝根、桔根、苍术等品种为主,在我县适生地区规模化种植,为制药企业提供原材料,实现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集群链。
第二步坚持野生抚育与人工种植并举的方针,建设一批规范化的药业种植基地,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完成一至二个品种的GAP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努力提升柞水中药材品牌的知名度,为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中药材资源
第三步继续巩固“林药结合”的柞水模式,沿用补贴政策,在每年抓好3万亩药源基地建设的同时,抓好5000亩示范基地建设,利用高杆粮食作物的遮阴功能,套种一些喜阴的中药材,实施粮药兼作,发展林下经济。提高补贴标准,对由现在种植的100元/亩增加至500元/亩,对濒危品种可增加到600-1500元/亩,进而提高药农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真正构筑“公司+基地+农户”的良性发展格局。
第四步建设比较大型的、具有完善技术规范和管理技术体制及稳定规模的中药规范化基地,形成高产、优质、稳定、高效、可控的生产格局,为中药材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奠定基础。力争到“十三五”末,GAP认证品种达3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