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湘河镇白浪社区,四季桂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使人心旷神怡。一座座小洋楼拔地而起,整齐排列在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路两侧。深秋时节柔和的阳光下,新开的几家农家乐正忙得热火朝天,为络绎不绝的游客准备香喷喷的农家饭菜。
“这就是我家的新房子,以前到镇上要走两个多小时,都是山路,还隔条小河,遇到下雨天出行都是问题,现在好了门前的路又宽又平,到县城就更方便了,许多车都从我家门前经过!”今年刚刚搬进新房子的张顺振指着路边一排整齐的移民楼说道。新房门口一条又宽又平的水泥路,不远处的绿化带旁边错落有致地修建了一座休闲长廊、凉亭,旁边落成的文化广场上人们或健身、打球,或伴着音乐翩翩起舞,处处洋溢着和谐美好生活的画面。
张顺振一家原来住在湘河镇白浪社区一个叫月亮湾的小山沟里,一条尺把宽的土路是通向外界的唯一出路,也连接着稀稀拉拉住在沟里的十来户人家。一年到头靠着儿子出门打工,老两口在家种地外加打零工挣点钱,日子过得紧巴。“以前在沟里住,出门都要靠走路,娃娃上学要走个把小时才能到学校。儿子和儿媳都出门打工了,家里就剩我们老两口,住的又偏僻,他们在外也不放心!”他发自肺腑的说“现在政策确实好,我从沟里搬出来,给我家补贴了3万块钱,确实给我家减轻了不少负担,不然这房子咋也修不起!”说起房子,张顺振不光是满脸的笑容,话语里还透着一股子喜气。“搬出来了,买东西、出行、看病、进城办事很是方便,眼下虽然修房子拉了些账,但是只要勤劳肯干,有个两三年也就还清了!”对于今后的打算,他准备和儿子出去打工挣些本钱回来,搞个林下散养土鸡,还能产土鸡蛋,不想再出去奔波了。“现在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吃的东西很重视,将来我这土鸡和土鸡蛋肯定很热销,不愁卖!”张顺振聊起了家里未来的发展,话语里充满了自信和希望。
同样受到移民扶贫搬迁政策惠顾的汪家店村村民周海珍,她搬进了县城,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在没搬出来以前,一家四口人住在不到50平米的土墙房里,如今住上了三室两厅的楼房。”周海珍谈及这前后的变化感慨万千,她说,以前住的地方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居住条件简陋,加之房子又处在滑坡地段,一到夏季下大暴雨,就担心的睡不着觉。回忆过去的生活周海珍显得有几分窘迫。省上出台了陕南避灾移民扶贫搬迁政策,这让她看到了希望,为了两个孩子,也鼓起勇气,决心走出去。于是凑钱在县城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三居室,国家给补助了3万块钱。经过简单装修后,搬进了新房,彻底搬出了昔日的穷山沟。“现在好了,生活有盼头了。搬到县城,生活条件和过去简直是天壤之别,还能照顾2个在县城上学的孩子”周海珍一脸喜悦的说,她们夫妻俩现在 在小区门口开了一家干菜店,夫妻俩肯吃苦,又勤劳能干,生意很是红火。“店铺收入很稳定,一年下来挣个七八万块钱也是轻轻松松的,白天忙完店里生意,晚上和姐妹们到广场上跳跳舞舞、健健身,生活过的有滋有味,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很幸福。”周海珍一脸满足的说。
如今,在湘河镇像张顺振和周海珍一样移民搬迁后过上新生活的农户还有很多,他(她)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她)们对生活无不充满信心,对党和政府无不心存感激,同时也感慨赶上了好时代,享受到了好政策。(张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