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党政建设

“三六融合”: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丹凤实践

“三六融合”: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丹凤实践

2015-11-26 08:36:4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六轮驱动”:变“各自为战”为“联合突围”
  丹凤县精准扶贫工作的突破口是不断推动机制创新,以建立“集中给力、联合作战”的工作机制,形成“六轮驱动”确保精准扶贫这辆战车迅速走出贫困的泥沼。
  一是行政推动。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结合镇村综合改革,重新明确精准扶贫联系包抓县级领导、包村(社区)部门和包户干部,逐村逐人签订“双向承诺书”,并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项目拉动。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精心策划实施了427个扶贫项目,坚持项目管理权限、实施主体、验收标准“三不变”原则,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按照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安排。 三是市场牵动。牵住产业“牛鼻子”,围绕肉鸡、生猪养殖和核桃、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种植等“十大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 ,落实1亿元涉农贷款资金,设立1000万元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园区、基地和培育品牌。四是示范带动。启动建设精准扶贫示范村31个,按照包扶部门每年自筹30万元、扶贫贴块资金安排40万元、县财政补助30万元、奖励资金20万元的办法,分别捆绑到31个有经济实力的县直部门进行为期三年的包扶,确保每个示范村投入建设资金不少于400万元,努力把精准扶贫示范村打造成样板工程,示范引领面上“双包双促”精准扶贫“遍地开花”。五是引导鼓动。对接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青壮年贫困劳动力,引导鼓励从事智能型劳动;对有一技之长的贫困劳动力,引导从事市场运销、加工生产、农家乐等经营管理型产业;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中老年贫困劳动力,引导从事建筑施工、手工制做、环卫保洁、园林绿化等产业就业;对留守妇女等贫困人口,引导从事家政服务、手工制做、家庭经营等行业就业。六是上下互动。实行领导小组牵头、办公室主抓、工作团协调和包扶部门、镇(办事处)、村(社区)具体实施的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交账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县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随机抽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工作团定期检查、县纪委和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联合督查等“三线”督查法,月督查季考核半年评比,及时问责问效。
  “六策结合”:“异曲同工”演奏精准扶贫“大合唱”
  丹凤县积极跟进城镇化的节拍,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将精准扶贫与陕南移民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园区建设、消费市场培育、深化农村改革等“六策”有机结合,给移民进城行、两栖型、留守型等不同类别的贫困户量身定做脱贫项目,在“异曲同工”中奏响了精准扶贫的“大合唱”。
  一是与陕南移民搬迁相结合。针对因居住环境“先天不足”的农户,实施陕南移民搬迁使其下山、入川、进城镇,从根本上改变生存环境。把握“带业安置”,为贫困移民户“量身定做”商务、劳务、服务类等“无土产业”,制定搬迁群众职业学历教育奖励、吸纳搬迁户就业、鼓励搬迁户创业、有组织劳务输出补助等扶持政策,扶持贫困搬迁户由农民向市民、由农耕到工商经营转变。 二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瞄准美丽乡村的标杆, 整合涉农资金2亿余元,在龙驹寨、商镇、棣花、竹林关等重点区域,使水、电、路、视、讯等基础配套和幼儿园、医院(卫生室)、文化站、警务室、超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步到位”,吸附了6100余名贫困人口融入城镇。 三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走“畜-沼-果-菜-游”循环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在贫困村统筹抓好道路、农家院落绿化工作,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四是与产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坚持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带动贫困群众就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行园区带动、专业合作社和大场大户带动、手工作坊带动、旅游三产带动等带动模式,动员引导群众参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使更多贫困群众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五是与消费市场培育相结合。在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规划建设商铺,供贫困群众发展建材业、装修业、餐饮服务业、日常生活用品销售业和家用电器、通讯及出行服务等专业经营门店,形成区域“商业圈”。依托旅游景点引导困难群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商贸流通业。六是与深化农村改革相结合。以深化农村改革引领和激发扶贫开发内生动力,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带动规模经营、农业经营体制创新,采取财政资金以奖代补的办法,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通过“合作社+大户+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培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相关阅读
  • 家有梧桐 凤凰来栖

    龙山移民小区   商洛之窗讯(张国祥 柯鑫 黄学录)“前几年在深圳开鞋厂,竞争很激烈,而且南方的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涨,再加上水电、房租,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言。选择在龙山创业基地重新开始,一是被这里的...

    时间:11-26
  • 商州实行六项机制强力推进移民搬迁工作

      本报讯 (张希锋 梁 博)为切实加快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步伐,结合工作实际,近日,商州区制定出台了《陕南移民搬迁重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修订了《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考核办法》,实行六大机制,强力推...

    时间:11-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