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瓜果飘香。然而,对于年届不惑的王翠娥来说,却迎来了别样的惊喜,在当地宏泰专业合作社的精心指导下,她今年试种的4亩黑花生意外地获得了800多公斤的好收成,并被该社以每公斤12元的订单价格一次性全部回收,手捧万元现金的她喜不自禁,心里乐开了花。这是洛南县今年开展特色产业党建领航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政治引领作用,让党建领航精准扶贫,实现产业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今年以来,洛南县按照“党政主导、镇村主抓、部门包扶、干部联户、农户主体”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移民搬迁挖穷根、金融支持破难题、园区承载扩就业、合作帮带兴产业、旅游扶贫促转型、环境保障兜底线”的六大扶贫模式,突出在全县重点产业带广泛开展特色产业党建扶贫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以城带乡,从而使特色产业党建工作亮点纷呈,精准扶贫成效卓著。
突出重点 强化考核
在开展以“双包双促”精准扶贫为重点的工作中,洛南县以实施“双建双带双提升”特色产业党建工程为抓手,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政策扶贫、信息扶贫、产业扶贫、技能扶贫、信心扶贫为重点,集中在三个特色产业带打造党建扶贫示范点,其中洛河源特色产业带,以保安镇为核心,周边辐射至洛源、永丰等镇的村(社区);老君山旅游开发带,以巡检镇老君山周边的村(社区)为核心,辐射至石坡、石门、麻坪、寺耳等镇的村(社区);蟒岭绿道旅游带,以蟒岭绿道途经的腰庄、薛村、窄口、唐村四个村为核心,辐射至景村、柏峪寺、古城、三要、四皓、城关等镇(办)的村(社区)。各镇(办)成立特色产业党建领航助推精准扶贫示范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专职专责抓好示范点建设。县农业、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和包抓单位加大对特色产业党建示范点的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相关部门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示范点的金融支持力度,解决资金难题。同时,县委督查室、县考核办加强对示范点建设的督促检查和日常考核,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各镇(办)党(工)委对各示范点实行月汇报、季督查、半年评议、年终考核,确保示范点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以城带乡 统筹推进
为充分发挥产业党建在“双包双促”精准扶贫中的政治功能、引领功能和服务功能,使各级党组织把抓好贫困村产业党建工作作为扶贫攻坚的保障措施和主要目标任务来推进落实。从今年年初开始,洛南县坚持抓点示范、以城带乡、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基础条件较好的专业合作社建立党支部(或党总支),在产业带(链)上建立党小组,并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党建领航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示范点。各党组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采取“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做到党建带扶贫、党员带群众,引领贫困户积极投身于特色产业发展。为提高精准扶贫的实际效果,各党组织根据各自资源情况、各个产业的规模和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努力把党员培育成产业大户,把产业大户发展成党员,在存在空白的产业基地、产业链上做好党员发展和登记工作,条件成熟的即建立产业党组织,尚不成熟的积极创造条件,使各个产业党建示范点载体丰富、活动经常,党建领航、服务、助推功能凸显。按照每年三分之一的目标要求,精心培育示范点,实现点上突破、典型引路、面上提高、全面发展,达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以产业关联为纽带、资源共享为基础、双方受益为目标的非建制性联合党组织设置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双包双促“包扶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驻村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产业党组织活动,并发挥核心和骨干作用。统筹政策、资源和各方力量,用足、用活、用好上级关于移民搬迁、美丽乡村建设、旅游产业开发和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有关政策,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党员远教平台、党员信息库等资源实现共享,密切协作,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