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人文·旅游胜地
对于赖以生存的家园,富水人有着更高的梦想。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为了打造好全域旅游这一响亮的名片,富水镇在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上下大功夫,力争实现新突破。镇上紧扣闯王寨、跑马演艺、古汉墓群等历史文化基础,全力挖掘打造王家庄古汉墓文化,龙窝帝王文化,历代诗人在富水均有诗作留存的相关文化,商于古道驿站文化、阳城文化,结合“美丽乡村”创建,推出“金丝峡-泉茗-闯王寨”精品旅游。根据发展趋势,结合移民政策,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打造具有风格特点的3000户阳城驿移民集中安置点,全力打造市级示范点。
按照做优以泉茗生态观光区为重点的观光游、做精以闯王寨为重点的人文游、做强以“阳城驿站”、“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度假游的总体思路,发挥闯王大寨、“美丽乡村”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泉茗生态观光区陕南农耕文化博物馆建设,实现茶业、旅游两大特色品牌的成功组合。不断挖掘“阳城驿站”人文旅游资源。加快洋淇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融入到“阳城驿站”旅游新形象的大思路中,体现特色,彰显活力,使富水镇乡村游、生态游、人文游相得益彰,着力将富水培育成商南“第二县城”。
绿色城镇·温馨家园
“生活不比城里差!”这是居住在富水镇的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的,由于富水镇的区位优势,自古就有“金富水”之称,这里居住、医疗、购物、休闲,都与城市没有区别。为了提升集镇的功能培育和发展壮大,镇上已初步形成以富水街社区为基础,富东路、富园路、富生路、滨河东路4条道路为延伸,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的城镇体系。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重点加强商贸中心、农贸市场,吉祥、如意、幸福、阳城四大移民小区、滨河东路商业街、镇区污水管网、王家庄污水处理厂等“五位一体”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到2020年,力争集镇区面积扩大到5平方公里,成片小区达5个,污水处理常态化运行,实现商贸、旅游、休闲观光一体化发展。巩固提高了桑树、茶坊、王家楼等示范村建设成果。多方筹措资金,化解新农村建设债务。按照“产业先行、基础突破,试点示范、全面推进”的思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结合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启动实施洋淇村新农村建设,目前已完成庭院硬化114户,房屋涂白80户。水泥路硬化4357米,“四改”70余户,发展种茶大户2户,养猪大户1户,投资25万元修建长30米拦河坝一座、投资27万修建观光亭一个。62.2公里农村道路得到有效养护。
镇上以王家庄设施蔬菜为龙头,带动王家楼、洋淇、富水街等村蔬菜基地建设,实现种植蔬菜3500亩,设施蔬菜500亩。着力推进王家庄嫁接月季采摘园、洋淇金地绿洲花卉基地、桑树北美海棠观赏园、王家楼涌泉农业示范园等新型农业园区建设。在此基础上,集中区域、集中优势产业,着手建立王家庄、洋淇、王家楼为中心的以设施蔬菜、畜禽养殖、苗圃基地为功能区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提高农民收入。
富水镇党委书记田培训信心百倍地说:“下一步,我们将以王家楼生态观光旅游园为中心,辐射带动洋淇、王家庄、桑树生态观光旅游园区建设,围绕‘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培育主体、提效增量’的建设思路,全力打造‘自然生态型、农业观光型、休闲旅游型’现代农业特色。着力发展‘休闲农业园区、花卉苗木园区、畜牧产业园区’三大园区建设,初步形成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特色种植与传统农业技术相嫁接、生态农业建设与观光旅游农业相融合的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园,促进‘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融合,达到旅游观光和经济效益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