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统筹兼顾,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农村抓普及抓规范、城镇抓提升抓示范,及时启动学前教育第二轮行动计划,优化配置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并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实施联片教研、体音美教师镇内流动授课及城乡结对帮扶活动,目前县域内各类教育呈现出均衡、协调、健康发展态势。
一是快速发展学前教育。采取闲置校舍改造、重点镇村新建、公私联建等形式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步伐,3年累计新建幼儿园14所,改扩建幼儿园4所,32所小学附设学前班;启动县幼儿园改建工程,软化18所幼儿园活动场地10500平方米,添置大型户外玩具98 件、室内教玩具2890件,建设幼儿活动区角135个,设置玩沙池、戏水池、种植角、养殖角72个,18所幼儿园取得市级二类以上办园资格,学前教育覆盖所有村组。
二是巩固提升义务教育。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适龄少年儿童按时入学的通知》,每年开展入学适龄人口摸查,加强流动学生监测,强化学籍管理,规范流转手续,构建起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控辍保学机制,义务教育段学生入学率达100%,小学无辍学现象,初中辍学率为0.65%,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95%,初中阶段教学质量连续8年位于全市前列,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三是全面普及高中教育。累计投资1.5亿元建成占地138亩的柞水中学,按标准配建报告厅、塑胶运动场、图书楼、师生餐厅及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室、通用技术室、计算机室、音乐舞蹈室、美术书法室和校园电视台,配备多媒体双向互动教学系统及校园网。近3年为县中招聘师范类本科以上专任教师38名,本科教师比例达100%,研究生比例达12%。实行导师制和学分制管理,学生操行合格率、毕业率及实验操作、音乐、美术、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均达9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成功创建为省级标准化高中。
四是特色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资源创建县职教中心,建成卫星接收系统和校园网及多媒体、机械加工、焊接、钳工、PLC自动控制等42个实验实训室,为17个教室装配交互电子白板,为105名专任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基本实现教学现代化。开设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农村电气技术、焊接技术、学前教育、旅游服务等7个中职专业,并与陕西电大联办汉语言文学、法学、农村行政管理等8个专本科成人学历教育专业,年均开展各类短期培训4000余人,农民科技培训近万人次,形成集职业中专、技术培训、继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为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五是稳步推进社区教育。按照“整体规划、特色发展、全面推进”思路,整合职成教资源4个,建成社区教育学院1所、镇农科教中心9个、村(社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81所,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124人,吸纳培育职教志愿者583人,定期开展中药材种植、旅游、花卉种植和新闻写作等培训,从业人员、社区成员受训率达到50%以上,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率达100%,8镇1办均建成省级教育强镇,2015年8月顺利通过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