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富水镇积极探索行之可效的途径,创新推行四种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一是推行“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扶贫。以茶叶、林果、食用菌三大镇域主导产业为重点,组织全镇13个村(社区)根据地理位置和村情实际,分别与海鑫食用菌公司、香露茶叶、绿源茶业公司、强力林果公司等镇龙头企业进行点对点输入。通过此种模式共计流转土地3800亩,增加165户贫困户经营性收入350万元,安置贫困户193人就业,增加169户贫困户工资性收入289.5万元,带动334户贫困户脱贫。
二是推行“基地+贫困户”模式扶贫。通过王家庄生态农业基地、桑树油用牡丹种植基地、王家楼狝猴桃种植基地、茶坊畜牧养殖基地等农林牧业基地与贫困户签订用工和购销合同。通过此种模式共计流转土地3230亩,增加158户贫困户经营性收入320万元,安置贫困户210人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294万元,带动259户贫困户脱贫。
三是推行“能人+贫困户”模式扶贫。积极发挥乡邻之间传帮带的优势,摸排出在全镇在外创办企业、经商的致富能人65人,并积极促成本镇能人与贫困户签订订单、用工合同。通过此种模式发展劳务输出228人,增加工资性收入297万元,带动212户贫困户脱贫。
四是推行“工业园区+贫困户”模式扶贫。与天河泥浆、玉山、金地绿洲等20余户企业达成培训、用工协议并对接用工企业,安置有条件的贫困户就近务工。通过此种模式安置贫困户242人就业,增加239户贫困户工资性收入291万元,带动239户贫困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