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将坚持绿色循环产业发展,在农业上,突出“建基地、兴龙头、创品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在工业上,加快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培育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工业,力争产值过350亿元。以引进大企业、大产业为重点,扶持区内中小微企业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关联配套、竞相发展的生态产业新格局。
3 从乡村到城镇:“补短板”定位生态产城一体化
3月30日,一位上了年纪的腰市镇农民李福建,也参与到了商州区江山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在建的江山4A级中心景区脚下,是绵延5个村落的江山美丽乡村,这里就有他的土地和家园。
2016年年底前,江山景区将迎来试开园,至2019年全部建成。目前,老人家里的土地以每亩500元的价格集中流转,建成了美丽的万寿菊花海和小桥流水的风景。“我家就在离这里500米的地方,到花海做工每天有70元。过几年大景区建好了,我的孩子也能回来就业了啊。”李福建说。
江山景区距离高速出口只有9公里,包括了江山省级森林公园和江山美丽乡村风景带,还包括了万寿菊花海等“旅游+农业”产业融合项目。“也就是说,江山定位在了陕南生态产城一体化的综合开发,补上了商州区一度没有核心旅游竞争品牌的短板。”商州区江山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处处长张德峰说。
2015年,商州区以旅游业为重点提升现代服务业,成功举办中国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倡导“周末休闲游”,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82亿元。商山物流园通车运营,物流快递、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加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8.6%,增速创近年新高。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多点支撑、多元带动的“十三五”格局正在形成。
3月31日,在南秦新区的规划沙盘前,我们看到了“十三五”商州区“生态产城一体化”的又一个崭新空间。新区在建项目有5千户移民搬迁安置区、南秦湿地公园,规划项目还有商洛高铁站、汽车产业新城、和计划投资90亿元的生态养老产业新城。
“南秦生态新区的建成,将实现商州区从‘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到‘西安半小时经济圈’的巨大跨越。”南秦新区管委会办公室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樵剑敏说。
从2011年商州区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朝阳、莲湖、丹南、贺咀、龟山南区等一批城市新区拔地而起,大荆、腰市、牧护关等特色城镇建设成效突出。“十三五”时期,商州区还将重点推动“生态旅游”和“城镇建设”攻坚战。从美丽乡村到城镇建设,促进生态产业与生态新区的融合发展。
到“十三五”末,商州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9∶45∶46,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0.9%。在旅游上,围绕建设“一地三线五区”旅游发展总体思路,配套发展文化、体育、健康等产业发展旅游。在城镇上,加快“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在中心城市、重点镇、中心村、新型社区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山水美、城镇美、乡村美、生活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