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坪村有38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占全村贫困户的25%。“一个人生场大病,就足以摧毁一个农村家庭。”“第一书记”县宗教局副局长闪小平意识到问题的严竣,于是积极协调医疗卫生部门给全体村民开展预防体检活动,结果查出了不少问题。“农民平时不重视健康,往往小病拖成大病。早预防早治疗,就能从源头上减少因病致贫现象。”元坪村“第一书记”闪小平说。
“因村因户施策的背后,充分体现了差异化、个性化的精准扶贫思路,这就好比同样是感冒病人,有的是中了风寒,有的是吃了生冷的食物,病因不同,药方自然不能千篇一律了。”茅坪回族镇党委书记董作地形象地比喻。
关注“病情”,灵活调剂“药量”
“病万变,药也要万变,扶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必须根据帮扶对象的情况变化调整方法。”茅坪回族镇按照“户有卡、村有册、镇有薄、县有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从县到户四级档案资料体系,确保每个贫困户有一套脱贫措施、一个脱贫目标、一名帮扶责任人。帮扶责任人必须经常与贫困户保持联系,及时提供有效帮助,否则将被追责。
五星村的“第一书记”县畜牧中心干部曹相文和村党支部书记毛浓贵,这几天正忙着为贫困村民蔡克珍联系工作,蔡克珍的丈夫吴胜有高度截瘫,已失去劳动能力,儿子吴冠涛正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上学,全靠她一个人打零工养家,不料元旦前却失了业。曹相文和毛浓贵知道后,及时安排蔡克珍在本村刚成立的“力鹏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打工,为合作社加工土豆、香椿等农产品,既能照顾丈夫吴胜有的生活,每月又能挣到1800元的打工收入。
茅坪回族镇扶贫办公室数据显示:全镇去年脱贫690人,是近几年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按照这个势头,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目标不成问题。”茅坪回族镇副镇长、镇扶贫办公室主任王辉说。
(辛恒卫 田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