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洋楼盖在桃花源
洛南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委、县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推进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启动石门重点镇建设,目前总体规划和可研报告已经县政府审批,正在进行前期测量工作,完成投资120万元;并全面启动保安、景村、古城、洛源等10个小城镇建设,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全县今年列养农村公路1931公里,截至6月底,实现县道好路率78.59%、乡道好路率53.82%、村道好路率74.68%,整修县、乡、村公路82条595.7公里,完成续建的谢湾、柏峪寺两个农村客运站及洛灵路上的10个标准化候车亭,方便山区群众出行。在农村新建沼气池1300口,同比增加140口,占全年任务2000口的65%;并新建沼气服务网点9处,基本实现沼气建设区服务全覆盖。大力实施“五通四改三建”,着力整治农村脏、乱、差,改善村容、村貌,建设具有山区特色的文明新村。
现在到洛南,无论你走到哪儿,都能看到一处处整齐的移民新村,以前的土坯瓦房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两层或三层小楼房,摩托车、手机随处可见。从深山野洼搬入移民新村的农民朋友高兴地说:“政府帮咱把小洋楼盖在了青山绿水的桃花源。”
编后:城市是一个地方的脸面,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建好城市对招商引资具有不小的推动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在修马路、建高楼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提高人的素质。因为路再宽、楼再高,各类设施再齐全,人的素质没有提升到一定的水平,也是没有用处的。我市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遭破坏就是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