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张仲才 民霞 银祥 治军) 短短两年多时间,在新建的商南县城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里已有20余家企业落户,中小企业孵化园里更是异常火爆,几十家企业争相入驻,县城四大片区、四条大道紧锣密鼓建设中,金丝峡景区提升建设、千家坪钒矿、县文化广场、鹿城中学、农村集镇、丹江莲花台水电站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一批批重大项目拉动商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近年来,商南县瞄准“率先突破发展”目标,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突破”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加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在深入研究县情实际,准确把握国家政策、科学判断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源为依托,以特色产业、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为重点,整合资源,聚积资金,凝聚力量,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强化项目施工管理,实现了重大项目建设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共实施11大类586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76.41亿元,年均增长37.8%,是“十五”的4.75倍。其中,列入市级的重点建设项目41个,累计完成投资27.62亿元。项目建设已成为商南县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突破口。
“十二五”时期是该县抢抓战略新机遇、实现历史新跨越的最关键时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社会转型、提升综合实力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跟进省市发展步伐、努力开创团结和谐新局面的最重要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商南县结合县域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共策划重大项目8大类504个,总投资372.1亿元。工业项目37个,投资114.5亿元,主要围绕钒、金红石、硅、镁等产业,突出抓好万吨钒矿采选,钒铁、钒铝合金生产,6N级高纯硅、太阳能级多晶硅、超细硅微粉等系列产品生产以及金红石循环经济等上亿元的大项目建设,力争实现产值163.1亿元。
农业项目32个,总投资32.6亿元,通过建设丹江、冷水河、莲花台、月亮湾、金华湾、柳树湾等一批水电站,实现水电产业规模化运营。增加农林产品投资,突出抓好15万亩油茶基地、核桃、板栗、花生良种生产基地、10万亩速生林基地、百万头生猪、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等项目。
围绕“打造现代中药基地和优质绿色食品基地”的战略定位,实施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项目22个,总投资41.7亿元,建设茶叶、花生、核桃、谷物、畜禽深加工等产业集聚基地,依托现有中药材基地,重点发展投资33亿元的药业产业园建设项目,选择性地发展化学制药产业,延伸中药产业链。
生态旅游项目23个,总投资48.4亿元,着力完善景区服务功能,重点实施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深度开发、上苍坊、玉皇山、老君山、金钟山、莲花台库区旅游、白浪镇旅游开发、花灯演艺中心建设等项目。
商贸服务项目18个,总投资12.5亿元,建设明捷、柏伦物流配送中心,云河建材交易批发市场,华谊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利达农资交易配送中心,建材家具市场等。
规划城市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97个,总投资106.1亿元。加快城建、道路、电力、通讯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力争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园林县城、国家旅游强县,形成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发展格局。
规划建设教育、文化广电、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75个,总投资16.5亿元。主要包括鹿城中学、职教中心教学综合楼、高级中学教学楼、学前教育设施、人民大剧院、文化艺术表演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县医院迁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县儿童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中心卫生院等项目。
该县精选了67个重点项目(其中上亿元项目61个)列入市级重大项目建设盘子,主动承接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商丹循环工业园区的辐射,依托矿产、生态、水能三大资源,强力推进县城循环经济核心区、县城生态科技产业园、金丝峡旅游示范区和丹南矿业园区“四大园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改善,社会事业繁荣,到2015年经济社会出现跨越式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