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徐世旺)今年以来,山阳县大力实施以新农村建设、工业发展、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四大建设,全力培育以“核桃、劳务、畜牧、药业、蔬菜、农业产业化”六大产业,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至5月份,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98元,同比增长28.2%。
该县以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主战场,启动了51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畜牧养殖、特色药业、劳务输出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全县新发展林果基地5.6万亩、药源基地2.89万亩、九眼莲等特色产业基地9700亩畜禽饲养量达到396.11万头(只),肉蛋总产量到3.11万吨,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万人,创收4.2亿元,初步实现了串户入户道路水泥化、农户场面硬化、房屋白墙化和院落景观化。着力培育工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促龙山药业、必康制药和金川丰幸皂素化工企业满负荷生产,带动黄姜等中药材种植户增收,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5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2家、3000万元以上5家,建成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29个,注册专业合作社172家,山阳核桃、茶叶、九眼莲等农民增收产品品牌逐步形成。不断加快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步伐,重点在天竺山、漫川古镇、县城周边建设农家乐集群,辐射带动农民发展第三产业,增加收入。大力实施“丹治”、退耕还林口粮田、农村安全饮水等民生项目建设,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保障、退耕还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财政支农等各项惠农政策,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458.16万元,确保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让农户直接受益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