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马泽平 朱恢军 李正杰)高大的轧钢厂里,一根根棒材带着火红的亮光从车间生产线上一闪而过;在建的惠民小区,一栋栋洋溢着现代气息的高楼拔地而起;投资1.3亿的秦楚古道二期项目工地上,古香古色的旅游宾馆已进入外装修……酷暑7月,记者一行走马柞水城里乡下,繁忙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场面令人振奋。
今年以来,柞水县抢抓各项政策叠加机遇,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长远发展规划,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此,县委、县政府制定了《2013年重点建设项目“六个一”领导包抓方案》,明确各县级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项目单位的职责,并按月对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汇总督促。半年刚过,88个市县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85个,开工率96.59%,完成投资35.62亿元,占年度任务54.11亿元的65.83%。一个个“块头”大、“含金量”高、“衔接度”强,涉及工业、旅游、农业、民生、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6大类项目正在生根开花,绘就着柞水富民强县的新画卷。
工业园区:聚集效应显威力
7月初,记者采访看到,大西沟矿区新建的高大的脱硫设备矗立在二焙烧厂房上空,800吨菱铁矿山剥离作业已接近尾声;下梁镇柞水同兴轧钢公司花园式工厂里树木葱茏,鲜花绽放,今年投资2.6亿元的30万吨的棒材生产线已经建成,正在试产;营盘产业园里,陕西涟漪矿泉水开发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建成,工人正在抓紧建设第二条生产线……
近年来,柞水县坚持把园区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小岭循环工业集中区、营盘旅游产业园、盘龙生态产业园三大园区集中发挥规模效应和集群优势,发展工业经济。今年成功吸引并启动800万吨菱铁采选、柞水同兴轧钢公司30万吨棒材生产线、博隆东升公司140万吨铁铜选厂、绿色休闲饮品生产线等20个市县重点工业项目。仅今年半年,重点工业项目已经完成投资15.2亿元。截至目前,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61.1%,达到61.8亿元,实现增加值19.93亿元,增长61.4%,其中两大规模工业聚集区产值增长59.7%,达到53.66亿元。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正酣时
借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的东风,今年柞水县政府先后投资4.6亿元于柞水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抓好营盘旅游产业园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入园项目建设的协调和管理工作。整体推进营盘、县城、溶洞、凤凰古镇四大旅游板块建设,抓好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续建、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西干谷旅游开发、凤凰古镇保护开发、秦楚古道二期开发等旅游重点建设项目。扶持发展旅游土特产品和纪念品开发加工企业,深入挖掘柞水特色旅游文化,不断拓展和丰富旅游产业内涵。加大旅游宣传和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加快柞水景区景点和省会西安南线精品旅游线路规划及包装推介,不断开辟新的旅游市场。
目前,柞水10个重大旅游产业项目已经全部开足马力正在建设,东甘沟旅游度假区、九天山等旅游景点升级建设已经接近尾声。柞水旅游已基本形成了“三廊六区九点”旅游产业布局,开发了穿越世界长隧、领略牛背风光、徒步秦楚古道、欣赏溶洞奇景、感受古镇风情、品味柞水渔鼓的精品循环旅游线。仅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省级旅游示范县各项指标。
农业项目:加快推进产业化
今年,柞水县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园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柞水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汇生源现代农业园已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设施蔬菜基地500亩,生猪饲养达到1万头,带领附近村民2000多人就业;加快卉丰省级农业示范园等园区建设,目前园区的“三通一平”已完成,已露天种植龙柳50亩,发展贫困农户养猪250头,新建连栋温室600平方米;启动柞水县休闲农业示范县建设项目,种植花卉600亩、发展食用菌基地150亩,建设朱家湾村、石瓮子等5个村级旅游示范点发展改造休闲农庄170户;投资1600万元的五味子系列项目在柞水县盘龙生态产业园正抓紧作业,五味子果酒试制已获成功……
与此同时,柞水县加快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已完成两个大型沼气池前期准备,建成户用沼气池160口10个养殖小区沼气,800台节柴灶及太阳灶、800台太阳能热水器省市正在组织物资采购。建设基本农田1.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修复加固堤防1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平方公里,建设饮水工程13处,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97万人。
民生工程:城乡遍地开红花
7月的柞水热浪滚滚,和天气一样热的还有柞水民生项目建设工地。干佑镇石镇村惠民小区廉租房的十一栋房屋主体已经完成,工人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各镇的20个移民集中安置点的房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截至6月底,完成搬迁入住43户、402户房屋主体完成……
今年柞水投资5.84亿元实施民生工程建设类项目51个。通过实施住房保障、农村饮水、农村能源、卫生健康等十大民生工程,解决群众最急迫、最困难、最关心的问题。强化和落实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建成县人力资源市场,新建县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及下梁、凤凰等4个镇基层就业和社保所,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200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50人。建成县基层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和红岩寺、曹坪等3个镇卫生院远程会诊系统,实行农村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制度,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困难群众“病有所医”目标。安置搬迁群众1200户4800人;惠民小区建设,完成工赈和生态移民搬迁477户2009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建成罗松和红岩寺35KV输变电工程,实施10KV及以下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及农网改造48个村。
基础设施:规模投资出成效
“你看这休闲长廊装了灯后,多热闹!”7月4日傍晚,正在柞水县迎宾大道休闲长廊乘凉的市民老张乐呵呵地说。放眼望去,美丽的景观灯下满是散步的居民,而老年人则围坐在长廊的亭子里或下棋、或唱歌,小孩则在修葺一新的休闲广场玩滑轮、骑自行车。
据相关人员介绍,县城的亮化、美化和绿化工程只是柞水下大力气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今年,柞水县投资10.22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截至6月底,投资1500万元的县城污水管网、干佑街改造及小巷硬化工程已经完工。体育场及周边改造工程正在进行拆迁安置。总投资2700万元,占地15亩的粮贸综合市场在实施外部装修。这个集蔬菜、水产、小吃城以及小区配套设施于一身的综合市场将极大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而省道102线石镇至石瓮段、色杏路、小太路等路段的改建极大的改善沿线群众的通行环境。县城供水管网改造解决两万人的用水,投资1500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将新建农村供水工程72处,解决饮水不安全人数1.97万人,目前工程已接近尾声。电信、移动、联通的基站、宽带接入汇聚点建设将让更多的群众走上信息化的康庄大道。
社会事业:如火如荼进行中
城关小学迁建工地高大的吊塔正在进行起吊作业,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工地上,建筑工人正挥汗如雨浇筑梁柱,家乐福新城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工地的机器轰鸣声……这一切,正奏响了柞水社会事业建设的交响曲。
年度计划投资2.45亿元实施的社会事业项目,目前已经完成1.53亿元。教育基础设施中,曹坪镇、蔡玉窑镇、丰北河镇、石瓮镇等4所中心幼儿园基本完工;黄金中学、瓦房口中学宿舍楼主体已完工;凤镇中学、杏坪镇初级中学塑胶体育运动场基础处理已完成。这些教育配套设施工程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幼儿活动及食宿需要,解决农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县中医院迁建、县医院“安心工程”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三统一”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县文化馆、图书馆、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安装,让基层群众也能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