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吴丹南 明晓东)
今年五一小长假,河南游客李国修来到商南县看到当地巨大的变化后兴奋不已,连连称赞:“真是想不到,商南的变化这么大,不管是大街还是小巷,都整洁有序、美丽大气。商南人不仅热情好客,而且文明礼貌……”李国修在商南的亲戚吴先生一语道破天机:“这些变化,都是‘三城联创’创出的成果!”
“三城联创”给商南带来的巨变,不仅外地客人能感受到,商南本地市民感受更深。去年,商南县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县城为载体,紧紧围绕“生态最优、环境最美、设施最全、人居最佳”的“国际花园城市”发展定位,实施城市建设战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实行城市精细化管理,以文明塑造城市形象,以文明提升旅游人气,使商南县城真正成为“旅游天堂”“休闲之都”和“宜居之家”。
作为全省城镇建设进程最快的县区之一,“十一五”期间,商南县城区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日渐增多,方便了居民生活,活跃了城市经济。但部分商贩的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给市容环境、市容秩序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商南县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先后制定完善了《商南县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城市垃圾管理办法》和《单位卫生管理办法》等城市管理制度和规定。依据这些制度,该县取缔了占道经营和马路市场,加强市场经营管理,逐户排查,逐户登记造册,从源头管理;落实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路段门店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包路段、包秩序、包治理的“三定三包”制度;对门店广告牌匾进行规范,做到商品经营分类、分区管理,基本实现划行规市、规范管理。
为促使城市管理工作步入科学化高水平轨道,商南县建立了城市数据库,设立城管指挥中心和监控中心,大力实施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该县对滨河北路瓜果蔬菜市场、东岗蔬菜市场、秀水建材家居专业市场内商户的经营行为进行了规范,统一规划夜市经营场所,实行规定区域、限定品种、统一管理,并逐一落实绿地、路灯等市政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积极探索“市民共建共管城镇”的长效机制,增强管理力量,延伸管理触角,确保城市管理文明、规范、高效。同时,商南县按照“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协调高效”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城管、公安、工商、交警等部门联合执法模式,抽调7名公安干警和城建监察大队人员,成立了联合执法工作组,开展联合执法、协作行动。他们采取流动巡查、定点值守、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执法力度,增加执法频次,加大对城区市容市貌的管控。
商南县还着眼城市细节,积极探索民众自律管理机制。该县采取宣传教育、规劝引导、依法取缔等手段,督促有关单位和商户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先后印制、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3158份,每天出动宣传车在城区街面巡回开展执法宣传,号召群众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开展全民“争创文明户”评选表彰活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增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意识,形成了全社会负责、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格局。
城市管理常抓常新,常有新课题,是一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的工程。在深入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商南县又积极寻找新的管理模式,探索网格化管理。
该县着手成立城市管理局,按照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实行管理重心下移,把街道和居委会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以社区为支撑点形成管理单位、街道、社区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格局,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村组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实行社区化管理。将县城各个路段分包给所有副县级领导、县直八大口和城关镇,实行县级领导包抓,分段包干,实现了条条道路有人管,做到规范管理常态化,确保不反弹。与此同时,商南县将环卫工固定到路段和时段,实行环境卫生责任包干、网格化管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全天候保洁。针对城区无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设施老化的实际,该县新建了垃圾中转站3座,购置封闭式垃圾箱140个、手推车80个、运输车6台,做到垃圾密闭化收集转运,真正实现了“环卫作业规范化、垃圾收运密闭化、垃圾处置无害化”。对门店广告牌匾进行规范,做到商品经营分类、分区管理,基本实现划行规市、规范管理。整治交通秩序,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区货运车辆限行管理的通告》,组织交警、住建等部门联手整顿和规范城区交通秩序,堵绝车辆乱停乱放行为;建立了建筑垃圾非法倾倒日常巡查机制,对运渣车的抛、洒、滴、漏现象进行依法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