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丹园区跨商州和丹凤两个县区,位于丹江河谷“黄金”川地,长75公里,平均宽1.3公里,规划控制面积98平方公里,整个园区呈带状V形布局。园区按照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发展、园区循环式开发的思路,围绕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重点规划了光伏产业、水泥建材、氟材料、锌及锌合金、钒材料、钼材料、钛材料、镁材料、钢材料、煤电及钒矿低热煤发电10个循环产业链,并与7县区工业园项目构成产业互动、关联配套、链条延伸、循环发展的格局。
走进商丹循环工业园区,现代化、工业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到精神振奋。“这里地处秦岭南麓,有景区般美丽的绿化环境,虽然位于陕南地区,但便捷的建设环境却可以与城市媲美!”一位客商如此评价商丹循环工业园区。
在开阔的园区道路两旁,产业项目和绿地配套协调搭配。比亚迪大道两侧绿树成荫,清澈的丹江与宽阔的大道相映成辉,整齐新颖的厂房在多个生态绿地广场的装扮下,构成一幅现代工业区的画卷。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已成为商洛发展一处亮丽的风景。
集群发展 建设四大循环工业集中区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商丹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明晰产业链延伸和循环发展的方向,本着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发展、园区循环式开发的思路,在“一区多园”模式下,已规划布局刘湾生态工业园、沙河子现代材料工业园、商棣工业园、留仙坪化工建材工业园。
刘湾生态工业园由东向西规划为综合服务区、科技研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区;沙河子现代材料工业园聚集光伏新能源、锌及锌合金材料、硅材料、煤电及钒矿低热煤发电等循环产业发展;商棣工业园规划现代工业精深加工产业项目;留仙坪化工建材工业园依托石灰石资源,发展水泥建材及相关产业。
按照“一区多园、重点建设”的原则,打造聚集和吸纳企业项目的洼地。随着一批批项目的落地建设,商丹园区的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产业聚集效应已经显现,刘湾生态工业园、沙河子现代材料工业园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完备、发展条件优越的工业集中区。
园区承载 打造四大服务支撑平台
根据园区的区位条件和发展需要,结合“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园区高标准统一规划基础配套设施。围绕贯穿园区的西合铁路、沪陕高速、西商高速和312国道,以路、桥、堤、电为重点,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项目,亚迪大道、丹江亚迪大桥、丹江蒲峪大桥、丹江紫荆大桥、跨丹江大桥、高速路连接大桥、商鞅大道园区段已建成通车,亚迪综合服务中心、郭沙沟路堤工程、张峪沟路堤路桥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园区“硬条件”得到升级。
同时,园区大力优化“软环境”,重点规划建设了以创业、融资、科技、服务为特点的四大平台。其中,作为创业平台的商丹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和商州中小企业创业园,目前已入驻企业11家。
融资平台设立了商丹园区建设开发公司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累计融资4亿多元,启动实施基础设施项目8个,园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主骨架基本形成,商洛亚迪城和商丹新城正在规划建设中。
科技平台集合了商洛市材料科学工程院,陕西省材料科学工程院商洛分院、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商洛分院、中国尾矿技术商洛研发中心等技术力量,陕西省首批建设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也落户商丹园区。
服务平台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扁平化管理理念,在省市政府授权下,合理优化与配置管委会部门职能,形成了“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全方位服务体系。
大项目支撑 构建十大循环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