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商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党世民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汪 锳)记者:商洛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市工业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党世民: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市破解工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统一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商洛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工业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坚持循环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商洛矿产资源丰富,“矿主沉浮、一矿独大”的产业格局长期占据我市工业经济主导地位,2013年全市176家规模企业中矿产开采、加工为主的资源加工型企业就有71户,数量占规模企业总数的40%,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且大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受市场行情变化和资源盈枯影响大,自我调节、稳健发展的能力差。只有坚持循环发展,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引进下游产业链项目,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进企业循环化改造和链条循环式延伸,才能提升我市工业整体实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其次,坚持循环发展是工业节能减排、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商洛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承担着“一江清水供京津”的使命和责任。商洛的矿产、生物及再生资源等三大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高,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因此,坚持循环发展,鼓励支持企业推进废渣、废水、废气、尾矿、余热回收和综合利用,走“高效、节能、生态、环保”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企业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的传统发展模式向“资源—产品或用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既是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环境保护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佳化的最佳手段,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实现工业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记者:发展循环工业既是我市工业转型的内在需求,又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请您介绍一下,我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工业领域重点任务是什么?
党世民: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重点是工业,难点在工业,关键点也取决于工业。工业领域主要有三大任务:一是要抓好循环式生产,重点推进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间共生耦合,形成循环链接的工业产业链体系;二是抓好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源头减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三是抓好循环式布局,加大对工业园区循环改造,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实现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具体讲就是要重点抓好金属材料等6大循环型工业体系(11个产业链)、山阳县工业集中区等10大循环型工业园区(国家级1个、省级5个、市级4个)、陕西锌业公司电锌节能环保等120个循环型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到2017年,我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用水量分别比2012年分别降低18.52%、3.8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达到77.5%,循环型工业园区50%以上分别达到中、省、市规定的标准。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我市循环工业发展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党世民:一是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思路,我市培育形成了比亚迪、西部鑫兴、丰源钒业、陕西锌业、同兴轧钢、延长氟化工、盘龙制药、金川封幸、华茂牧业等产业领域骨干企业。2013年,我市现代材料、现代医药、绿色食品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了85.8%,全市产值过亿元企业已经达到107户,其中,产值过10亿元企业达到10户。
二是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工业企业对固体废弃物、尾矿、粉尘、余热、废水等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仅商洛炼锌厂一户企业就建成循环综合利用生产线14条,每年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年可实现产值超过10亿元,企业依靠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实现稳产保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