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产业链条得到不断延伸。围绕我市有色、冶金、非金属建材等传统工业行业领域,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我市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全力支持工业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下游产品,实现了工业提质增效。全市打造的10大循环产业链中有7条已经初具规模。其中,商洛比亚迪利用硅石资源实施的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山阳丰源矿业依托山阳五氧化二钒产品实施万吨钒氮合金项目,都是我市发展循环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的典范。
四是循环工业园区初见雏形。初步形成了以商丹园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循环工业发展格局,商丹循环工业园区纳入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我市已有13个县域工业集中区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其中1个工业园区、3家循环经济企业和24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或单位;3个工业园区、18家循环经济企业和35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被认定为市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或单位。
记者:刚才您讲到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市难点在工业,那么建设循环型工业体系要把握哪些关键环节?
党世民:循环工业体系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和全社会的支持,我认为就循环工业体系而言,政策是蓝图,企业是构图的点,项目是连接各点的线条,园区是线条组成的画面,只有将点、线、面连接起来,才能绘出循环型工业体系的宏伟蓝图。一是企业要素,坚持企业主导原则。企业是循环工业体系的主体,要引导企业树立循环发展理念和生态效率理念,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循环就是效益,环境就是资本。支持企业依托现有生产规模,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技术合作,延长产业链条,降低生产成本,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壮大我市循环型企业群体。二是项目要素,坚持项目带动原则。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围绕循环工业体系重点策划建设一批产业延伸、配套互补、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提质增效五大类产业项目,构建企业之间小循环、行业内部中循环、产业之间大循环的发展格局。三是园区要素,坚持园区承载原则。坚持“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思路,严格园区准入门槛,明确企业进入工业园区项目的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及回收利用标准,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循环加工,实现工业园区资源的高效利用、物料的闭路循环和污染物达标减量或“零排放”。四是政策要素,坚持政策导向原则。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主线,以我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循环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过剩落后产能淘汰关闭,加大循环产业支持力度,着力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