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购置脱皮机、烘干机等配套设备,保本经营,对村民产的核桃,统一脱皮、统一烘干,保证质量品质。同时,李彩凤积极想方设法,创立“商河牌”商标,为的是下一步由目前的粗加工向深加工延伸,由散装到小包装、精包装过度,由卖原核桃到拨壳卖仁转变,以此提升上河村核桃产业的附加值,更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
口粮田变成了核桃园,村民不再为一亩地一年收上千斤粮而辛苦了。过去一年村民多半时间种庄稼,现在一亩园子科管用不了10天时间。全村700多名劳动力,腾出600多人走出土地、走出山村,外出或进城劳务,哪个一年不轻轻松松挣上两三万元。这又为上河村民增收建起了另一个“半壁江山”。
村民们高兴地说,李支书带我们栽树建核桃园,赐给村民一个金饭碗,我们不种粮了,出门打工有时间,李支书为我们创出了一条挣钱好路子。
一个村庄的小康路
山青了,地美了,人富了,上河村和谐了。入冬的一天,走进上河村,偌大的村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园子里专业防虫队员忙碌的身影。在村里,听到的是学校、幼儿园孩子的朗朗书声……
李彩凤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她带领群众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共争取资金数百万元,打水窖、修道路、建学校……
在她当村支书兼村主任的14年里,村里没发生过一起纠纷,也没有发生过一起案件,村民一门心思忙产业致富,忙着搞劳务挣钱。这为村里赢得了许多荣誉:富裕村、小康村、平安村、和谐村、治安村、文明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一项接一项,是对李彩凤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出身农家,就是农民,当一辈子村干部,为了农民,还是农民。看着年年大丰收的核桃产业园,李彩凤有时也有成就感、满足心。有人当干部是为了走出农村,至少也为子女铺设一条阳光大道。可李彩凤没有,完全可以生二胎却放弃生育,女儿女婿都是农民,她毫无怨言。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是给村集体的、给村民的,家里家外老公和女儿替她扛着顶着忙着,让她全身心当村干部。
有人当干部是为了挣大钱、多挣钱。可李彩凤一心只为产业发展、只为村民致富。她当村干部,工资由一年几十元,到几百元,到几千元,前年才接近一万元。家里务4亩核桃园,加上她的工资、女儿女婿打工,一年家庭人均收入1.5万元,是上河村农户中档水平,可这是她全家靠劳动挣来的。
就是这位朴实厚道的女支书用了10多年时间,带领村民发展核桃产业,建起1600亩核桃园,户均4亩、人均一亩核桃园,亩收入万元左右,仅核桃产业人均万元以上,核桃产业单项收入是10年前全村农民人均收入的20倍,这在商州甚至全市单产业人均收入应该是最高的,这是李彩凤给上河村村民建起的“农发行”。
现在,走进上河村,村里虽然没有任何为李彩凤树碑立传的标识,但那块年年为村民带来丰厚收入的核桃园,却如同一座无字的丰碑,映在秋日晴朗的天空,镶在层林尽染的南坡,时时刻刻印在上河村1400名村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