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通讯员 宋文涛 记者 汪锳 李亮)近年来,商州区充分发挥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四大优势,以循环工业为抓手,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突破口,以循环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强化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初步形成了“现代材料、商贸物流、绿色食品、现代中药、生态旅游”五大产业,走上一条依托资源、保护资源、合理开发资源的三产互动,产业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循环型城市框架和循环产业链条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实现良性发展。
园区平台集聚循环发展企业
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标准厂房,平坦宽敞的道路两旁排排栉次鳞比的树木,一片奇特的新天地映入眼帘。12月17日,在大荆镇秦土地现代农业园区,人来人往,有前来参观考察的,有观光旅游的。公司董事长赵保林欣慰地告诉记者:“要让商洛特色农产品进机关、进高校、进超市,让商洛“八大件”在西安市场做实做响。公司已在西安世纪金花商城设立了体验区,开始尝试现代农业和高端商业的结合,吸引市场中上层消费者。最终的目的是把旅游与生态农业相结合,把观光休闲和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把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实现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我们的理念就是通过我们的品牌和渠道,以较低的流通成本将优质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确保商州无公害农产品卖到它应有的价格,以优质的产品打造响亮的品牌,确保企业和农民在发展中受益、产业循环发展,这样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解决农民种养殖的资金和销售难题,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秦土地现代农业示范园被省农业厅誉为“陕南第一园”,建设伊始,园区按照生态循环、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理念,吸纳国内外蔬菜生产与发展的高新科技成果,建成蔬菜储藏、加工和包装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区、蔬菜工厂化育苗区、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区和陕南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在秦土地示范园区成功效应的带动下,商州先后启动建设商洛佳骞现代农业产业园、商州绿缘生态农业示范园等11个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技术优势,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积极发展种养业、休闲观光等产业,集聚了农业发展的各个要素,实现了产、供、销于一体的循环发展新模式。
现代农业园区只是商州建设园区的一个缩影,商州还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引领、合作共建、联动发展”的园区建设思路,依托省级商丹循环工业园区,按照“突出特色、循环互动、集中成园、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先后启动建设了荆河生态工业园、中心企业创业园2个工业园区,目前,已有6户企业入园建厂。商州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园区承载功能,紧紧围绕园区兴产业、抓招商、强服务,集聚更多的优势企业落户园区,努力打造商州循环经济发展新高地。
龙头企业带动循环产业发展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基地支撑,三产协调互动,这样完整的循环产业链让人眼前一亮。12月16日,记者来到商州区荆河生态工业园区森弗制品有限公司。在产品展示大厅,红的、黄的、绿的,上百种提取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有用荷叶提取出来的荷叶碱,有用万寿菊萃取出来的叶黄素,用赤小豆提取的蛋白质、亚麻籽低温萃取的油脂……“公司依托商洛丰富的中药材、绿色食品提取出高附加值的中间体,这是一期项目,二期我们将进行产业链延伸,进行中药饮片、健康饮品、保健品的研发生产。”项目负责人金淑霞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公司的发展现状、发展愿景,并就发展循环经济谈了自己的想法。
金淑霞说,公司目前正在运行的项目包括提取项目,饮片项目,植物油、色素、蛋白项目,4套多功能提取生产线,1套压力式喷雾干燥塔,6套吸附柱,采用动态逆流结合膜分离提取技术,可根据市场需求,对200多种中药材农副产品进行提取分离,每年可加工1500吨中药材农副产品。“提取之后剩下的渣料,全部免费提供给养殖户,作为饲料使用,不会产生废料污染问题。”厂长郭晓斌说。记者了解到,今年来,为从源头保障原料供应,保障产品品质,该公司积极参与区政府实施“百里花谷”项目建设,在商州区北宽坪镇先期建设千亩万寿菊基地,与农户签订了订单,全部统一供种、播种、施肥、技术指导、收购。这个项目的实施既能保障优质的原料供应,又能带动更多的群众积极种植中药材,让广大群众在公司发展中共同受益。
走进陕西君威农贸综合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碌的装箱、塑封、贴签,公司总经理胡勇告诉记者,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上销售十分火爆,公司的销量迅速上升,公司产销两旺。君威公司是一家立足商洛农特产品源优势,集“种植、收储、加工、营销、冷链、物流”为一体的省级农业、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确立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公司依托商州优质的板栗、核桃基地,与基地、专业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保障优质的原料供应,与政府、科研院所全方位合作,在政府的引导下,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施肥和防病虫害管理,从而从源头上做到了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同时,鼓励农户在核桃和板栗林里养殖牛羊鸡犬等家禽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龙头企业是推进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了,产业化发展就有了基础,农民发展生产就有了依托,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就有了希望。陕西森弗、商洛君威等一批农特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建成投产,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协会+科研院所”发展模式,创新了发展模式,丰富了循环发展的内涵。
科技创新推动资源综合利用
利用尾矿渣制成加气混凝土砌块,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解决尾矿渣堆放的难题,这便是我市第一家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工厂——商山矗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加气混凝土砖是将原材料中的河砂用尾矿渣替代,解决了尾矿渣堆积污染环境的问题,为尾矿渣找到了发挥价值的合适位置,也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良好示例。
“现在每年我们可以实现利用尾矿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润1420多万元。”董事长任超利告诉记者。商洛是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富集区,各个县区都有很多矿,金矿、硅矿、钒矿等等。但是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质的保障区,矿产开发既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大量堆积的尾矿渣却成了一大隐患。商山矗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是商洛第一家使用尾矿渣制砖的厂子,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公司被列入2012年市级重点项目和环保节能循环示范企业,并于2013年3月获得商州区科技二等奖。其中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算得上是发展的核心动力。
矗立建材只是商州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中的一个。按照实施《商洛市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启动建设了一批利用尾矿渣、煤矸石、页岩、沉积性砂岩等为主要原料生产新型建材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形成了尾矿有价组分回收、加气混凝土砌块、尾矿砖、煤矸石页岩砖、外墙保温材料等新型建材产业。每年新建2个循环经济项目、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2个节能项目,并纳入市政府考核。目前,建成了陕西惠众加气混凝土砌块、商洛鼎兴、商洛天安煤矸石页岩砖项目,商洛宏旺伟业加气混凝土砌块、顺昌工贸有价组分回收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已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预计年利用尾矿36万吨、利用页岩、煤矸石12万吨。缓解了尾矿库安全隐患和环境压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近年来,先后有4户企业获得省级资源综合利用认定,3户企业获得市级循环经济认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约资金15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