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商州区区长张国瑜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汪 锳)商州区是我市中心城市所在,是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极具发展活力的经济板块之一,也是省级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和“一体两翼”地区的核心板块。商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商州区明确提出,围绕“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瞄准打造“秦岭休闲之都,关天产业新城”的目标,立足循环发展模式,坚持科学规划,生态优先,抓好招商引资,大力推动重点特色园区建设和高效生态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商州区区长张国瑜。
记者:随着市场、资源、环境和政策约束趋紧,依靠资源消耗和低成本扩张的旧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通过构建自成体系的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布,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商州区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有什么新思路和新做法?
张国瑜:近年来,商州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科学发展的主要抓手,准确把握区情实际,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引领、合作共建、联动发展”的园区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区位优越、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的四大优势,以循环工业为抓手,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突破口,以循环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强化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现代材料、商贸物流、绿色食品、现代医药、生态旅游”五大产业,形成一批产、学、研于一体的现代企业,着力打造“陕南强区、幸福商州”。
记者:对商州区来讲,发展循环经济的着力点在哪里?
张国瑜:商州将循环经济的着力点落实在资源高效利用、工业废弃物再利用、产业优化升级等循环经济推进工程上,以项目促发展,着力推动循环经济。以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循环经济项目,省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项目申报为契机,积极策划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积极培养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积极组织循环经济企业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和各种展会,通过国际循博会、西洽会等展会平台,使企业开阔了眼界,了解了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先进理念、前沿技术和成功经验,提高了谋划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资金。近年来,积极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省级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节能专项补助资金项目,5个项目获国家和省类资金补助共计2000余万元。政府成立领导机构,落实区级领导包抓制,着力抓好秦岭丹江生态健康城、南秦汽贸城、尾矿综合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
记者: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哪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链?
张国瑜:商州是商洛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区,除过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方面,还有这样几个有代表性的产业链,一是以我们的丰源矿业、商洛炼锌厂、东梓化工厂以及矗立建材为代表的现代材料循环工业产业链;二是依托我们的中药食品基地,形成了以森弗、香菊等加工企业,以及下游的延伸企业为代表的绿色食品、现代医药循环产业链;三是以陕西延长、商洛鸿源为代表的化工产业循环链;四是以佳骞、田野为代表的畜、沼、菜、果、游为一体的循环农业产业链。
记者:筑得良巢方能引凤来,商州在加快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和县域园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请您简要谈一下商州是如何抓园区建设的?
张国瑜:商州在园区建设上有它独特的特点,省级商丹循环工业园区跨商州,商州区在征地拆迁、环境保障园区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商州也有两个自己的园区,荆河生态工业园和位于大赵峪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在园区建设上,一是基础设施先行,建平台,近三年来,建设了荆河西路和荆河东路,这些路网的建设形成了整个园区的发展平台,第二是突出特色兴产业,中小企业产业园主要是服务商丹循环经济园区,在现代材料、新能源、在配套服务机械加工方面来发展产业。三是创优服务强保障,在企业前期的手续办理一直到资金保障、人才、人力资源保障等各个方面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一流服务,保证入园的企业能够安心发展、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