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发展,壮大农业强基础
按照“抓产业就是抓亮点,抓产业就是抓基地”的发展思路,在小商塬村、自愿村、任家后村、杨塬村建设大樱桃示范基地3000亩,岔口铺、王山底村建设葡萄基地1500亩;在林华村、香铺村、甘河村等建设以牛羊为主的养殖基地12个;在齐塬村、北宽坪村、韩子坪村、秦关村建成食用菌示范基地12个,发展袋料食用菌1530万袋;以蟒岭流域“百里花谷”建设为核心,新建中药材基地52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达到38个;以提升农机化率和粮食高产创建为目标,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2.9%,示范基地面积达到5.2万亩。积极推广“五大技术,八项措施”马铃薯高产创建模式,全区建设马铃薯示范基地镇5个,小麦、玉米展示基地3个。
规模养殖,推进方式大转变
坚持以发展循环型、生态型畜牧业为主线,以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为抓手,大力发展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发展。年底,全区生猪饲养量75.5万头,家禽养殖395万只,牛、羊养殖5万头(只),肉类总产3.46万吨,禽蛋产量7010吨,奶产量1520吨。全区新增畜禽规模养殖场43个,累计发展规模场户1633个。陕西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商洛黑”万头生态养猪场,有力地推进地方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四山庙村桃园养殖合作社林下散养土鸡10万只;杨斜镇天植牧业有限公司存栏西门达尔、夏洛来良种肉牛301头;孟村乌骨羊养殖基地从湖北引进乌骨羊种羊200只。全年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2个,其中省级1个;全区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达到55个。
特色产业,助力农业新跨越
为丰富市民菜篮子,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全区建立设施蔬菜基地28个,成立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年底,全区设施蔬菜面积累计达到1.78万亩,蔬菜总产量15万吨,其中设施蔬菜产量6.6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做精烤烟订单产业,完成烤烟种植5050亩,实现产值1200万元。以黄芪、桔梗、丹皮等为主,积极引导群众规范化种植,通过成立中药材产业专业合作社、协会,为药农提供供求信息。全区中药材面积已达到13.5万亩,成立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实现产值2.3亿元。重点推广食用菌“百万袋”生产模式,通过引进先进生产线,建菌种厂和食用菌生产基地,促使该产业规模化发展。今年新建食用菌基地5个,菌种厂1个,建成自动化生产线5条,引进新品种3个,栽培食用菌1530万袋,实现产值1.3亿元。在三岔河沟域建成了万亩大樱桃一条沟,实现了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全区以大樱桃为重点的水果栽植面积已达1.76万亩,新建葡萄基地4个510亩,休闲农业园区3个、休闲农庄5个、休闲农家168个。
龙头舞动,提升农业新水平
持续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依托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全区新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8个,认定专业大户9个、家庭农场11个。认定省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7个,市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个。1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预计年底实现销售收入16.3亿元,带动生产基地种植面积22.3万亩,畜禽饲养量达28.1万头,直接带动农户3.8万户。商洛聚丰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投资6500万元,建成占地83亩的聚丰冷链物流中心,2万吨气调库和3000平方米交易大厅投入运营,存储果蔬等产品5000吨。君威农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建成板栗、核桃加工生产线4条,年产品加工量0.5万吨,带动板栗基地面积30万亩;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年生产加工丹参、土荆芥3万吨,带动基地面积32万亩;商州绿康源科技有限公司,柿子醋生产线全面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了地方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