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旅游文化内涵深厚。有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孝义城遗址、红岩寺苏维埃政权会址等;有古庙宇遗址观音庙、老母庙、关帝庙等;有古交通栈道瓦渣沟栈道、谢街栈道、花门楼栈道等;有古山寨阳坡山寨、云雾山寨、掌上寨等;有古建筑设施景观红岩寺戏楼、明清凤凰古镇等;有一字排开的秦岭终南山铁路、高速公路特长隧道和引干济石输水隧道的隧道群等世界闻名的现代化宏大建筑。众多的人文景观丰富了柞水旅游的文化内涵。柞水地域文化浓厚,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演艺、民间庙会、灯会社火;有陕南山歌、孝歌、情歌、陕南花鼓戏、柞水渔鼓和民间说唱;有独特的岭南饮食文化,八大件子、十三花、三点水和三台席等独具风格的地方宴席;还有张仲等著名历史人物和现代名医王家成等,深厚的文化资源为柞水旅游提供了文化支撑。
为和西安形成差异化竞争,柞水县深入发掘与西安、关中地区有别的楚文化、原生态文化。将山野饮食、民居民俗、传统曲艺及手工艺等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旅游产品,唱响了柞水文化旅游品牌。近年来,柞水县积极挖掘文化遗产,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421处。同时,大力弘扬打渔鼓、玩龙灯、耍狮子等民间艺术,开发竹编、铁艺、十字绣等旅游产品80余种。柞水渔鼓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编排的大型情景歌舞剧《竹风清音·渔鼓情》深受好评,“牛背梁览胜景、溶洞群赏奇观——多彩柞水欢迎您!”和《放歌牛背梁》分别荣获“陕西十佳旅游口号”和“经典旅游歌曲”,旅游文化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创新。先后获得“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中国经典山水文化旅游名县”“陕西旅游强县”等称号。
做活生态旅游 延伸产业链条
“走,到牛背梁看杜鹃花去!”每年春天,牛背梁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放,美丽的景色吸引无数游人前来踏青赏花,连续四届柞水县牛背梁高山杜鹃花节的举办更使得柞水名声大噪。如今,“穿长隧、登牛背、上九天、探溶洞、走古道、逛古镇、访农家、赏渔鼓”已成为柞水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不仅提升了柞水的知名度,而且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柞水县大力扶持发展农家乐产业集群,目前仅牛背梁,柞水溶洞,凤凰古镇就带动周边发展农家乐300余户,占全县农家乐总数的60%,精美并富有特色的柞水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品尝,也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同时,柞水县通过标准化,道路硬化和路灯亮化等措施,改善景区周边乡村和农家乐环境,吸引更多的回头客。近三年,柞水启动实施旅游项目38个,总投资82.54亿元。并通过各类宣传推介和一系列优惠活动,全方位打响“秦岭山水、美在柞水”品牌,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柞水县旅游局局长赵绪文说:“全年预计实现国内旅游接待人数50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4%和16.1%,通过旅游业,发家致富的群众越来越多。”
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柞水县积极探索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对接,大力培育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着力把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转化为乡村旅游接待基地。近年来,柞水县依托生态、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引导扶持发展以花卉、食用菌、特色水产等为主的见效快、带动效果好的特色农业,重点打造以农业示范园为主体的休闲观光农业。该县还将在3至5年内打造1个省级休闲农业企业,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休闲养生度假园8个、休闲农庄10个、休闲农业点182个,届时年接待游客将达500万人次,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值3亿元,创造社会效益20亿元以上,转移农村剩余劳力1.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