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经济建设

新庙村的实体经济

2016-01-19 08:51:18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记者 贾鹏里 杨 森 通讯员 孙传卿 王恩波
  新庙村的水泥路很宽,可容两辆皮卡并排通过;新庙村的产业不多,食用菌一项就撑起了大半村落;新庙村的视野很广,稍不留神就出省到了西峡。
  隆冬时节,地处陕豫两省丘陵地带的商南县青山镇新庙村并不很冷,整洁的街道、漂亮的楼房、高耸的路灯,怎么看都像是个山区小镇。村党支部书记徐英俊告诉我们,近两年,村上借助包村部门等多方力量,争取资金50万元,扩建了新庙小学,解决了师生住宿问题。筹措资金50万元,为5个村民小组160户700人接通了自来水。同时,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高标准硬化了通组入户水泥道路,实施了两个组和两个小区的亮化工程,安装了60盏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新庙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534户2148人,是商南县第三大村。从贯穿村落的水泥路迤逦前行,每户人家屋旁都有几个竹木结构的简易大棚。村委会主任张金宝掀开塑料棚膜,但见堆放整齐的菌棒上,圆润晶莹的香菇正在调皮地眨着眼睛。一组村民张卫强家共有8个简易大棚,点种1.3万袋代料香菇,在市场价格走低的情况下,2015年仅此一项纯收入两万多元。
  据介绍,新庙村220多户群众发展代料香菇,户均万袋以上,每袋每年净收益4元多,已有近20年历史,是全县有名的香菇专业村。到了产出旺季,每天都有河南客商上门收购,根本不愁销路。按说,简易大棚在20年前尚属先进,如今早已被钢架大棚取代。张金宝道出了奥妙:简易大棚就地取材,成本很低,不必担心市场风险。加之经营群体多是留守老人,基本上全靠家庭经营,经营户仅此一项年均收入四五万元,家里所有开销就都有了。
  张金宝是村上有名的致富能人。几年前,他先后购置了两台装载机承包工程。在他的带领下,村上600多名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主要在商南县城和河南西峡从事建筑工程。张金宝还发挥自己出道早、人脉广的优势,主动与相关企业和建筑工地联系,引导乡亲们进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早年跟着张金宝一起创业的,不少有了小车,还在城里买了楼房。
  新庙村有两处小型移民安置点,居住着40户高寒山区群众。42岁的九组村民吴顺强,20多年前在矿上打工时右腿致残截肢。吴顺强学来了木工手艺,在街道租房办起了家具制作组装门店。3年前,吴顺强搬到了这个移民点,家具生意越来越红火。像吴顺强一样,这40户群众农忙时节回去侍弄庄稼,其他时间在街道做些本钱并不算大的生意。
  县林业局驻新庙村脱贫攻坚工作办公室干部贺歆告诉我们,过去两年,新庙村81户贫困群众已有63户实现脱贫。近期重新识别之后,新庙村仍有110户260名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工作队规划在2016年完成66户156人脱贫,在2017年完成44户104人脱贫,实现全村脱贫摘帽。未来两年,将帮助村上拓宽乡村公路、改造低压线路、解决人畜饮水、加固修复河堤、整治村容村貌,同时,组建两个食用菌合作社,发展代料香菇320万袋,新增茶园500亩、油用牡丹400亩,退耕还林1200亩。县林业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鼓励贫困群众参与生态工程建设,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转为护林员,让贫困群众从生态保护中稳定增收。
  “我们希望借力包扶部门、借助边贸市场,尽快把村域实体经济搞得更好,让群众稳定增收、稳步脱贫,让村庄越来越富、越来越美!”谈起新庙村未来几年的发展设想,徐英俊、张金宝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