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经济建设

创业多面手创业多面手刘德有

2016-10-14 08:24:1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记者 刘婷

 


  走进刘德有的香菇棚,只觉眼前一亮,菌棒上长满了香菇,像一把把小伞。有单个的、有并蒂的,也有三四个成堆簇拥在一起的,生机勃勃。刘德有正在忙着采摘香菇,一边挑大个的采,一边用袖子抹一把汗水,又继续劳作。
  今年40出头的刘德有是山阳县延坪镇西泉村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知道,他的创业方式多元化没人能比。高中毕业后,刘德有怀揣梦想外出淘金。刚开始,他在矿洞出渣、打钻,几年后,他尝试着自己承包一些小工程。在矿山一干就是十几年,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了一些积蓄,但他清醒地认识到开矿淘金已是夕阳产业,于是,他把创业的目标定位到农业上。2009年,他先在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程村租地300亩种植核桃,又在老家承包200亩土地种植了杜仲;2013年,在河南租地20亩种植中药材天南星。随后,他在老家西泉村的承包地里种植猪苓、白芨等中药材。最初天南星得病,死了一大片,白芨的成活率也只有50%,刘德有找省、市专家请教,钻研种植技术,逐渐掌握了种植方法,天南星、白芨成活率逐步上升。现在他种植的200亩杜仲早已郁郁成林“闺中待嫁”。
  在外闯荡多年,他深深明白,没有知识和技术,仅靠一腔热情蛮干不行。因此,他定期去向县里、市里、甚至省外种植、养殖专家学习。2014年,他在本村租地50亩,种植11万袋香菇。那年冬天由于天气极寒,加上技术不到位,年底有3万袋香菇出菇却冻死了,损失了10多万元。刘德有没有气馁,他不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稳步扩大规模,2015年种植15万袋香菇,带动10多户村民从事香菇种植,并于6月底,成立了山阳县源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他的香菇种植规模发展到20万袋。没想到夏天的一场暴雨,将整个香菇棚损坏,刘德有赶紧找人修棚、搭架,他深信坚持就是胜利,现在棚里的香菇依然长势喜人。刘德有还在本村租地30亩,种植黄姜、茯苓、猪苓等中药材。在他的引领带动下,村上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猪苓、黄姜等中药材,都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近年来,生猪市场波动较大,本地几乎没有养母猪的。2016年开春,村民们购买的100多头猪仔全是从外地大型养猪场调回来的。虽然大伙精心饲养,谁料时间不长就所剩无几,村民个个叫苦不迭。这种惨状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一头猪仔上千元,说没就没了,对于普通农民来说是不小的损失。于是,善动脑筋的刘德有找到了猪仔夭折的原因:一是防疫不到位,二是长途运输的颠簸让小猪吃不消,三是水土不服,因此给当地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痛心之余他又看到了新的商机,准备养母猪繁殖猪仔,以传统便捷的养殖繁殖方式来满足当地农民对猪仔的需求。说干就干,7月他投资30万元建成占地2亩多的生态黑猪繁殖场,猪场运营几个月后,刘德有忙不过来,又将猪场转给老乡经营。
  尝到规模化种养甜头的刘德有没有浅尝辄止,他又有了新的计划,已流转荒地500亩,准备发展林下散养土鸡。提到以后的打算,刘德有信心满满地说:“我想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将种植、养殖规模扩大,自己富裕的同时,带动村上的乡亲脱贫奔小康。看到许多贫困户日子过得困苦,我心里也很难受,自己挣钱多少都不是最重要的了,能给乡亲们提供更多的务工机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我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