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田勇)“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清晨,水晶广场上传出刚劲有力的《功夫》乐曲,来自社区的退休职工们正在学习太极拳。“喝一口商南茶耶,心情舒又爽呦……”夜幕降临,塘坝广场千人秧歌正在有序排练。文化惠民工程正悄然改变着商南城乡的精神风貌,逐步提升着群众的幸福指数。
“看,这多少人那!一天老待在家里也没啥意思,还不利于健康,不如出来走走,扭扭秧歌、跳跳舞、打打鼓……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文化活动丰富我们的生活,提升幸福指数。”一位退休老干部说。近年来,商南县积极发掘文化潜力,在传承文化打造文化软实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红歌唱响新商南”三唱三颂党建主题活动正在顺利举行,丰富多彩,威风锣鼓、经典诵读、歌咏比赛、图片展、有奖征文等约20余项活动将集聚商南民俗风味的文化活动再现老百姓的身边。
全面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为农民群众送“精神食粮”。商南县围绕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争取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项目,免费将图书光碟等分别配送到全县13个镇,目前共发放1590种图书共1637册、科技光碟59种100张、30余种期刊及5个书柜以及报刊架等“文化套餐”,使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品类齐全、内容丰富、急需的等方面科技图书,切实使农民群众告别了看书难、看报难、借书难的问题,极大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力加快了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类、农村实用科技与技能培训,农村卫生与医疗保的书籍最受欢迎,有的时候还需要提前预约。”农家书屋管理员刘大爷介绍说。为了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各镇文化站组织开展了“农家书屋”读书心得和演讲比赛等活动,提升了书屋的群众知晓度和农民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各村夯实文化队伍和后备力量。“建立一支养得起、留得住、用得上的文化队伍。”是县文广局指导各镇文化站的一句宣传口号。为了保证文化惠民工程取得实效,该县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积极为文化惠民工作创造条件和解决必要的经费,增强基层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