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徐世旺) 今年以来,山阳县以大力发展“果、畜、药、茶、菜、特色农产品”六大农民增收工程为重点,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47元,同比增长33%。
该县以新农村试点村、扶贫开发重点村和一村一品示范村为主战场,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力度。积极实施粮食单产提高、林果业提质增效、畜牧业收入倍增、设施蔬菜扩张、地膜洋芋高产等富民增收工程,加快一村一品建设。突出抓好以良种核桃、板栗、油桐、茶叶为主的林果业,以猪、鸡为主的畜牧业,以丹参、连翘、黄姜为主的五大商药中药材产业;同时积极抓好九眼莲、小磨香油、设施蔬菜等区域特色产业,以项目建设促进基地建设,全力做大做强六大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在巩固提高30个示范村的基础上,新启动推进村23个,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建设项目215个,竣工169个,完成投资1.19亿元。新建良种核桃园等经济林5.5万亩,嫁接改造5.5万亩198万株,实施经济林科管8万亩,完成了2个镇6个村以核桃产业为主的产业扶贫示范园建设。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5个,发展养殖大场大户175家,畜禽出栏67.23万头(只),肉蛋产量达到2.17万吨。发展以“五大商药”和黄姜为主的药源基地3万亩、野生抚育基地1.8万亩。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新发展九眼莲1200亩、设施蔬菜440亩、魔芋2160亩。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工技能培训2.25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万人,创收4.5亿元。
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大力实施“丹治”、退耕还林口粮田、农村安全饮水和马滩河治理项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98平方公里,新修、改造基本口粮田0.77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120亩,新修堤防18.6公里,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85万人。投放扶贫贴息贷款1000万元,新启动连片开发村7个,续建扶贫重点村69个,启动建设移民新村5个,实施移民搬迁365户1394人。同时,认真贯彻落实退耕还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财政支农等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让农户直接受益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