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李治军 李玉翔) 商南县中剑公司先后投资5036万元建成4套回收除尘设施,年回收微硅粉1.38万吨,走出了一条依靠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低碳环保发展的路子。在商南,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着眼生态环保,精选项目,实施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绿色”工业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上半年,该县工业生产总值为12.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0.1亿元,增加值达3.24亿元,同比增长66.2%。
该县围绕钒铁、氮化钒、钒电池、海绵钛、太阳能多晶硅和水电能源等特色产业开发,精选和实施了鑫地隆钒矿、金华湾电站、尾矿微晶玻璃、年产3万吨冶金材料、年产15万吨铁精粉、年产1200吨氮化钒、年产8000万套特种包装材料、生物疫苗、东正化工公司尾气回收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关联度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限制高耗能项目,促进了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同时淘汰落后设备,选用新材料和节能环保设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秦东、中剑、豪迪等企业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以产学研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并竞相引进新技术,对硅、钒、镁、金红石等进行深加工,开发出多种下游产品,促进“资源—市场—技术”型向“技术—资源—市场”型转变。豪迪集团投资7000万元实施油桐基地及印钞油墨专用桐油技改项目,改造建设一条年产3000吨印钞油墨专用桐油生产线。
此外,该县扎实开展节能减排,推行节能诚信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对重点用能企业和行业节能减排实行一月一检测,强化动态管理。经常性开展节能宣传和培训,引导企业循环用水,节约用电,回收利用废弃材料,建设节能环保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