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王志锋 赵有良)大暑过后,洛南县石坡镇新华村的千亩核桃园一片青葱,半数以上的株数挂满了密匝匝的青果,这是该村投资38万元建起的良种核桃示范园,也是村支书雷鸣带领群众建成的一项富民产业。
2008年8月,原柏峪寺乡干部雷鸣被选聘到新华村任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他组织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很快确立了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为了加快产业发展,该村以党员产业大户为骨干,成立了核桃、烤烟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组织村民发展主导产业。当年带领189户村民,栽植核桃2.55万株,一举建起了1035亩良种核桃示范园。他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科大6号大豆品种,在3个组试种了100亩,采取“向专业户集中,向坡塬地发展”,新发展优质烤烟350亩,去年38户烟农户均收入2.8万元。为了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2009年,他们以富裕党员和民营企业主为骨干,在村上组建了扶贫帮困志愿者服务队,坚持每年帮扶10户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已累计资助55户群众6.8万元用于发展特色产业。三年来,有8名党员成为民营企业带头人,有18名党员成为特色产业大户,户均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新华村后塬、杜岭、杜沟三个组的230口群众,居住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坡塬上,长期以来生产生活不便。2008年雷鸣争取到全省千村贫困人口搬迁项目,首先考虑解决这些村民的难题。为了搞好移民搬迁工程,他带着村干部上门做通群众工作,落实了搬迁地块,把全村的工匠、劳力组织起来,成立了互助组性质的施工队和基建队,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购置建材、统一基础处理的办法组织施工,降低了费用。为了解决建房户的资金困难,除按国家标准每人补贴3800元外,还采取群众联保的办法给每户贷款2到3万元。如今,占地40多亩的移民新村建设进展顺利,首期45户搬迁户的房子已建成。同时完成了步瑶、杜沟两个组2.2公里的农网改造项目,争取项目资金6.7万元,在2009年5月建成人饮工程,彻底解决了这个组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作为选聘的村支书,雷鸣特别关心村上贫困户的生活安排。杜岭组的李三谋和妻子都是残疾人,去年7月发生暴雨灾害后,房子后面发生滑坡体,泥石流险些把房子冲垮。雷鸣闻讯后,当即和村主任召集党员干部义务帮工,一个月内帮助李家建成了四间带拐平房。去年11月,村上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病危,老人的儿子远在南方打工,雷鸣和村主任把老人送到医院抢救。当手术需要签字时,他毫不犹豫地签了字,医生还以为他是老人的儿子。三年来,他先后为村上的贫困户办实事十多件,让群众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