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洛南县工业战线近日传来捷报,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8.16亿元,同比增长59.3%。
近日召开的中共洛南县十七届十次全委会提出,将以“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提效益”为目标,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加快项目建设,加强企业管理,突出园区承载,着力做优钼业、做大黄金、突破非金属矿产业、推进造纸加工业、提升绿色特产业,全力推进工业赶超进程,力争用三年时间把洛南打造成商洛工业强县。
近年来,洛南县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工业经济在全市份额偏小,增速缓慢,工业结构单一、以钼为主的矿产业独大等问题,影响了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洛南县纳入关天经济区、非钼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增强,也为工业经济实现赶超发展提供了机遇。据此,这个县制定出工业三年赶超计划,通过壮大钼产业,发展非钼产业,使整个工业结构更加优化,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到2013年底,全县规模企业达到3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年均增长40.7%,工业增加值32亿元,年均增长37.6%,工业化率达到32%。
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着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以钼粉、钼铁、钼型材等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化水平,重点抓好九龙、西部鑫兴、炼石、秦岭公司技改扩建项目,不断提高钼业产业效益,使钼业年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一金四业”(即:黄金和硅石、钾长石、造纸及医药化工四个产业),重点抓好鑫元、铜马、永明、天合、金贵、秦金公司技改扩建项目,通过探矿增储、资源整合、扩大规模、综合回收利用,使黄金年产量达3吨,年产值达10亿元。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邦友硅材料项目和钾长石工业中试项目,使硅石建材和钾长石年产值分别达到6亿元和9亿元。大力发展造纸加工业和医药化工业加快启动造纸加工,积极打造西部规模纸业基地,使造纸加工业实现产值5亿元;围绕亿农高科、泰华制药、秦丰化工、氟硅化工等,使医药化工实现产值9亿元。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加快推进马铃薯精淀粉、生猪屠宰、缫丝、核桃油加工等农业产业项目,使绿色特产业尽快形成产能,实现产值14亿元。加快水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开发,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3年实现产值4亿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对企业、产业、生产区域之间有循环关联的项目进行统一布局,努力培育“钾长石开发产业纵向延伸循环链”、“硅材料开发循环链”、“铁矿采选循环链”、“生态农业-结合利用-绿色能源循环产业链”等八大循环产业链,形成“产业延伸、循环发展”的良性循环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企业,促进市场向规模企业集中,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效益向品牌企业集中,倾力打造“三六九”亿元企业舰队,将九龙、西部鑫兴、财安3家企业建成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将秦岭、炼石、鑫兴、邦友、纸浆板、硫酸钾等6企业建成年产5亿元中型企业;将九州、成华、天合、金贵、铜马、龙钢木龙沟、秦金、萤石、天玉等9家企业建成产值过2亿元的骨干企业,到2013年使规模企业总数达到30个。
以工业园区为承载,着力搭建工业发展平台。紧紧围绕“资源”向产业集中、“项目”向工业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不断加大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步伐,完善提高集中区建设品位和配套能力,不断优化集中区发展的硬环境。到2013年底,陶岭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达到16家以上,陶岭、卫东、小秦岭三大工业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