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柞水县柴庄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兄弟镇的先进经验,坚持既定发展思路,做强壮大主导产业,做精做细特色产业,强力推动镇域"三农"工作,确保该镇向"商山边贸名镇,生态富裕柴庄"的目标迈进。
结合实际明确思路。该镇地处柞水、山阳、镇安三县交界,全镇总面积67平方公里,有耕地5106亩,人均不足1亩(0.96亩)。为搞好农业农村工作,带动农民大幅增收,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实际,确定了"建园区强基地,兴产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和打造"一园二区四品牌五基地"的工作重点,围绕既定思路、目标,稳步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确保该镇"三农"工作取得新突破。
因地制宜编制规划。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工作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各村不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镇域经济发展、重点产业布局进行了科学、详细的规划,精心编制了柴庄镇"十二五"期间各类产业发展规划,并制订、下发了《柴庄镇发展产业的决定》,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多措并举强力推动。镇上成立农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包村领导直接抓,包村干部进村入户抓的产业发展包抓机制。并制定出台《柴庄镇农业和农村工作考核奖励办法》,不断提高干部包抓产业发展的积极性,逐级签订包抓责任书,将领导干部包抓产业发展成效作为年度考核、评优树模的一项重要指标,年终逐一兑现奖惩。
不断创新扶持政策。抓住新阶段"三农"工作发展的良好机遇,不断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引资、引智、引企和开展对外交流等方式,积极通过政策、土地、资金、劳力、技术等方面支持,发展壮大农业园区、企业和大户,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张书国 韩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