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李治军 王 平)商南县试马镇观音堂村昌隆茶叶合作社实行“股金分红+订单收购+风险基金+二次返还”的利益联结模式,合作社按股金的8%分红,按高于市场2~5%的价格收购社员的农产品,按产品交易额的2~5%给予二次返还,去年助农增收150多万元。目前,全县注册专业合作社89家,入社农民8083人,社员年收入比非社员平均高出20%,合作社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龙头”。
近年来,商南县制定了工商登记、财政税收、信贷、用地用电和交通运输等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发展了一批起步高、规模大、技术新、效益好,涵盖茶叶、食用菌、设施蔬菜、畜禽养殖、中药材、薯类加工等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探索建立了积累发展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积极推行盈余二次返还,清油河镇延和谷物加工、富水镇德丰蔬菜、城关镇金丝薯芋开发等20多个专业合作社的增收效益日益明显。据城关镇张家岗村泽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蔡海潮介绍,去年180名社员户均收益3427元,入股资金分红5万元。
发展中,合作社利用财政扶持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带领社员注册商标,认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增加经济效益。国祥红枣开发专业合作社通过引进新品种,运用先进技术先后将白浪、试马等镇的野枣嫁接成梨枣,亩产由原来的1600公斤提高到2500公斤,每公斤鲜梨枣售价1至1.5元,一亩梨枣年创收3000多元。合作社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抢占市场。以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例,泰盛、雨山、龙岭等10多个合作社依托龙头企业茶叶联营公司的品牌、营销网络、技术和资金优势,统一对外经营,通过网上展示、参加农产品商贸会、在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等形式使产品销往全国17个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