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李小青 王荣金)山阳县委、县政府近日提出,今后十年,将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把专项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积极实施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整村推进、能力提升、社会保障“五大工程”,力争每年减少1.7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四保障”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按照新的扶贫开发标准,山阳县贫困人口近17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六成多。为了促使这一群体尽快脱贫致富,山阳县坚持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着重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努力打造钒镁现代材料基地、现代中药产业基地、优质绿色食品基地和秦岭最佳生态旅游基地,促进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实现以工业、旅游三产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以核桃、板栗等为主的林果基地,以猪、禽等为主的现代畜牧养殖基地,以黄姜、丹参等为主的地道中药材基地,以茶叶、九眼莲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实现以农业产业的大发展带动农民大增收。坚持把陕南移民搬迁与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今后十年计划搬迁贫困人口4.1万户17.5万人。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贫困村集中,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小额到户贴息贷款、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补助、土地流转补助等专项扶贫资金及各类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向贫困村集中,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统筹开展“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培训活动,每年培训2000多名“山阳蓝领”,力争有条件农民家庭至少有1人成功转移就业。通过“校地合作”,扎实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贫困人口发展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扶贫力度,扩大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规模,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积极实施社会保障工程,解决贫困人群基本生活问题。加快推动扶贫开发与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各项社保政策的有效衔接,保证贫困人口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
山阳县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相结合,从今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建设250个左右新农村示范村,大力开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居环境、社会事业、基层组织“五大建设”,全面改变农村面貌。把移民搬迁与城镇建设相结合,按照“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要求,将陕南移民搬迁和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城镇化率,让更多的贫困群众享受到现代文明生活。把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实行产业发展到那里,基础设施建设跟进到那里,积极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基本条件。把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平台,整合社会帮扶力量,将领导驻点、部门帮建、党员干部帮扶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促进扶贫开发取得实效。